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外行生意----文/蔡中锋

来源:作者投稿  |  2020/2/6

  今年三月的时候,有一天我刚坐到办公室里,秘书小张就走了进来:“王总,牡丹镇的树苗我们还要买吗?”我说:“要买啊,他们卖多少,我们就要收多少!”小张很惊讶:“我们已经买了他们十万棵了,二十块钱一棵买的,十块钱一棵处理的,只这一件事,我们就赔了一百多万呢。”我笑了笑说:“这点小钱,对我们公司来说,是压不住载的,这也算是我们为国家绿化做点贡献吧!”小张一听,急了:“我听说牡丹镇还有至少三十万棵树苗待出售,难道我们都要买下来吗?”我说:“是的。只要他们卖,我们就买,且每棵苗无论大小曲直,都不要少于二十元。”小张很不解:“可是,再买下这么多,我们没地方放啊,也没有客户可出售。”我听了,笑了笑说:“这个,你不用急。若我们真的无处可卖,你可以和他们商议一下,是不是钱我们先全额付给他们,树苗先在他们田里长着。当然,树苗长的时间长了,我们也会相应地付钱。”小张问:“长的时间长了,您难道就会有地方出售了吗?”我笑了笑:“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打算。”小张更加莫明其妙:“您一直都是搞建筑的啊,怎么非要做这种纯粹赔钱的树苗生意呢?毫无疑问,你搞建筑是内行,可是做树苗这种生意,您真的……不,是我真的搞不懂……”我也不做过多解释:“你按我说的做就行了。做生意吗?总是有赚有赔,何况我们做树苗这种生意即便自己赔了点,但也算是为牡丹镇的农民做了些贡献。”

  今年六月的时候,有一天我刚坐在办公室里,张秘书又走了进来:“王总,牡丹镇的条编我们还要买吗?”我问他:“目前我们公司条编买卖的情况如何?”小张说:“目前我们已经以二十元一件的价格买回了二十万件,这二十万件我们已经基本处理出去了,但出售价都只有十块钱左右,再加上销售成本,这样,我们就赔了二百多万小三百万。”我再问:“他们镇目前还有多少件条编?”小张说:“大约还有二十万件成品吧。如果他们一直生产,到年底,最少还会再有二十万件产品。”我笑了笑说:“有多少收多少,一直要收到年底。”小张非常不解:“可是,我们平时做的是建筑啊,一般都是几千万几个亿的大工程。现在,我们,为什么非要做这种铁定赔钱的小生意呢?”我笑了笑说:“我本人就是农民出身嘛。现在办企业挣了些钱,有了这个能力了,自然想回馈一下农民,这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小张说:“可是我们若存放几十万件条编,也没有这么大的地方啊?”我说:“没事的,我知道有一家大工厂最近倒闭了,里面的旧厂房一直空着没什么用,我们收拾一下后足可以存放几百万件条编产品,我这就和他们联系一下,我们租过来当仓库用。”小张仍不解:“可是,我们存放这么多条编产品,真的没有一点用途啊?我知道您做建筑是大师级的,您确定您做条编也是内行吗?”我笑了笑说:“这个我外行一点是没关系的,反正我们公司目前的资金链还可以承受。”

  眼看到了年底,今天,我刚在办公室里坐下,小张又走了进来:“王总,我现在向你报告一下今年我们公司的经营情况:我们公司今年开展的其他十几项业务,基本不赚不赔,只有所做的树苗和条编两样业务,前后赔了一千五百多万。可是,自从我们公司于九月初开展东城的改建和扩建工程以来,短短三个月,就已经有了两个亿的赢利。照这样发展下去,预计明年一年,我们最少在东城的建设项目中会有二十个亿的利润……”我笑了笑:“我知道了!你们做得都很好。你出去吧,去准备一下今年的庆功宴会。”

  其实,小张不明白的是,正因为我们公司在树苗和条编上赔了一千五百多万,才拿到了城东的开发项目。因为李市长从小是在他姥姥家牡丹镇长大的,所以,他对牡丹镇的发展非常关心。最近几年,他一直都在为牡丹镇的树苗和条编的出路而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