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新细作 - 江泽涵

新细作 - 江泽涵

来源:作者投稿  | 发布时间:2017/1/12

古代细作为着别人的某个目的,不惜以身涉险混进对方阵营,一旦暴露就是死路一条。细作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生活非常孤寂、凄苦,而心中抑郁又难以倾释,战战兢兢数年甚至更久,结局往往还不得善终。
能被派遣做细作的,必有其能,光是深久蛰伏劲已是一种本事。与其为人所用,不如化作己用。然而他们的思想被奴役了,只知尽忠于主上、国家、组织,如果是为绝大部分人的胜利,还称得上壮烈,可惜上层斗争只为满足少数人的嗜欲。
今人没有身逢于战乱,也不是生存于强权、霸权制下,倡导人性解放、自由,人人生而平等,谁也不是谁的附庸。可惜你我依然在扮演细作角色,而且遍处活生生的细作,比之古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为谁做细作?为我们自己吗?不。别看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实则心底里都暗不见天日。
是腐朽的生活观、世俗观。我们处事常常受制于诸多潜规则:无尽、低功效的应酬;趋炎附势的自卫、上位;被动顺应逆流,忍气吞声;人言可畏;在其位,谋私利;世态炎凉,冷情冷暖。明明对上述种种恨之入骨,却还是以实际行动去维护,当有所成就时,会露出得意之色。
当然,还有是人性中的虚伪、贪婪,及由此衍生的各种恶念。一家三四口要住超大宅,开豪车,穿名牌,干大事,结交“上层人”,操控“下层人”,这样才觉得能走得出去。我们为着表层的、不多时的欢愉而不懈奋斗,却反成了它们的奴隶。这一切落在个别非细作人眼中,还要被笑死。
人本是生活的主宰,可怜做了世俗的细作,凡一落此窠臼,便无英豪。那么我们的真身去哪儿了?多年来,心头承受了太多别扭的东西以致扭曲,将最纯真的善良和温暖也一丝丝封存了起来,逐渐变成一个自私、寡情、变态的魔鬼。当心境被重新开闸唤醒的时候,发现原来自己有着渴望、向往的生活,可惜年华已去了大半。
细作潮人是一股大潮流,要摆脱细作命运,我想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非常艰巨。也许只有少数觉悟早的人先解放出来,再去带动其他人。但我这个设想在百年之内怕亦是近于空想。

上一篇: 芒 种 - 魏益君
下一篇: 孤独的滋味 - 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