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吃席
发布时间:2022/7/28 | 来源:胡新波 |
亲戚乔迁,父亲喊我回老家吃席,因工作原因终是没去成。老家人每逢喜丧大事,便唤上亲朋好友在院子里摆上十余桌酒席,大快朵颐、推杯换盏,谓之吃席。
上次吃席还是三年前的事,远房堂兄和县城里的一个女教师相亲有果,随即约定在国庆前后摆酒席。
按惯例,酒席要吃上一天。上午天还未亮,亲朋好友便过来了,随完份子有眼力的或关系亲的亲友会跟着帮忙,其他人多坐在一边等麻子果和打卤面弄好了开吃。到了中午是正餐,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那儿吃席每桌坐10人,可折叠的圆桌上面铺一层红色的塑料膜,上面均匀地放着十份一次性碗筷。配菜也有讲究,一般是4个凉菜加12个热菜,常见的大菜有红烧甲鱼、爆炒鳝段、粉蒸肉、啤酒鸭和红烧鸡,阔绰讲究的人家会添上一道海鲜。
吃席是热热闹闹充满生活气息的。妇人带着小孩围坐一起,开席前嗑嗑瓜子、唠唠家常,开席后每上一道菜七八双筷子争先恐后,末了拿上塑料袋装着些剩菜欣然回家。男人们坐的那桌则不然,首先就主位的归属要推让一番,最终是年纪最长的叔伯长辈坐在最上位,随即根据辈分各自落位,自己或者家里子女比较发达的顺序是可以往上调的。等资历最老的长辈打上了香烟,满上了一杯酒,这桌席才正式开始。男人八卦起来比起妇人可不遑多让,聊天的内容我也总结过,首先是村子里发生的大事、其次是桌上之人及其晚辈哪些混得风生水起,到该谈的谈完,男人们打上一个畅快的酒嗝,开始食饭喝汤。
吃席是农村人的一种待客之道和生活之道,红白喜丧是大事儿,人一辈子也遇不上几次。这些年城镇化进程加速,很多中青年都带着小孩去了城市生活,但是每次办酒,老家人依然还是会将地点选择在村子里,把天南地北的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是却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儿。
于我而言,吃席是热闹的乡愁,更是幸福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