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当年包粽子
发布时间:2022/6/9 | 来源:苏作成 |
那年的端午节,给我的印象很深,因为粽子里放了五花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粽子里可难得放五花肉。
那一天,母亲从街上买回粽叶、糯米,我与姐到塘里将粽叶洗净,母亲用搪瓷盆盛了糯米,用井水洗过,加入碱,浸泡了一两小时。准备包粽子时,出外了几个月的叔叔却回了家,买回了两斤五花肉。那时的叔叔尽管有二十六七岁,但还未找对象。母亲切了些肉,将肉用酱油和味精腌了一阵。
盛着糯米的搪瓷盆,放在小方桌上,我们面向方桌围桌而坐。双目失明的奶奶接过叔叔递给她的粽叶,熟练地将粽叶卷成了一个“漏斗”,摸索着用勺子从搪瓷盆里舀了些糯米,倒入“漏斗”,再将半成品的粽子交给了叔叔,叔叔就将一些五花肉塞入粽子里,舀了些糯米将五花肉盖住,再拿一片粽叶把封口封住,用绳子将它紧紧地捆住。叔叔包的粽子最紧,最好吃。母亲手脚麻利,比叔叔包得快。比我大几岁的姐姐,也学会了包,只是包得慢。
我在奶奶身旁站着,拿了一片粽叶,也学着卷成一个“漏斗”,用勺子舀了些糯米放到里面,拿绳子捆时,一不小心,糯米却漏在了地上。母亲便对我骂道:“哪有这么笨的?快走开!”
我委屈得涰泣起来。
奶奶说:“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包的。”
叔叔笑着说:“嫂嫂,让平平包吧。”
母亲才未将我赶走。
奶奶笑着对叔叔说:“你小时候包粽子包得好松,有一回,煮粽子时,里面的糯米都跑到了水里,煮成了稀饭。”
叔叔被说得笑了起来:“是真的吗?”
奶奶反问:“还能是假的?”
叔叔对我们后辈说:“不要小看包粽子,看起来简单,但要包好,可不容易。”
姐姐问:“如何才能包好?”
叔叔说:“包得多,才包得好。”
奶奶补充说:“学着包时,包得不好不要紧。多看别人包,多包,慢慢就好了。”
姐姐若有所悟地说:“就是要多练习。”
叔叔说:“其实,做任何事,只有多做,才会熟。”
奶奶笑着说:“平平,你叔叔可吃过很多的亏,才学会做事。”
说得叔叔也笑了。
这时,屋外有人叫我母亲,她赶紧出去了。我就又开始包起粽子来。叔叔耐心地教我用绳子捆粽子。等到我包出了第四个,终于受到了叔叔的肯定。我知道包得还不好,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长辈肯定,我脸上还是露出了开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