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赶山
发布时间:2022/2/8 | 来源:石少华 |
赶山,是我家乡湘西少数民族年后正月聚众围山狩猎的活动。
湘西的过年,没有男人打猎,就不像是过年;湘西的男人,过年时不打猎,也不像是男人。这天,村里的男人相约扛起猎枪、拿着刀叉到山里去,一山一山地围,一山一山地狩。打猎开始,先把数只猎狗放入树丛,然后由猎手分布四周“端呛”。“端呛”是湘西本地话,意思是守住猎物的必经之道,所以一般猎物只要被猎狗发现后,就八九不离十会上“呛”,束手待毙。
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年正月,跟着赶山的队伍进山好远了,被撵了回来。原来赶山是不允许女人和幼童参与的,认为女人参与不吉利、幼童自理和防护能力差。直到十三四岁了,我才有幸第一次参与了赶山。这天我们围住一个草木茂盛的山窝,领头的吴老爹蹲下身子看了看野物的足迹,判断今天必有大家伙,于是把人员分布在四周山头。我和飚叔安排在最远的南边的一个路口。安排妥当后,放猎狗,狗如离弦之箭,兴奋地钻入草丛。不多久猎狗找到猎物后大叫。东、北、西三方山头的人吼叫着朝山窝下冲去,我和飚叔眼馋地看着他们,跃跃欲试。忽然,一个什么东西从我脚下的草丛中窜出,我大喊一声“野兔!”跟着追了上去。飚叔在后面喊:“让开,我开枪!”野兔就在我眼前,我穷追不舍,但最终还是让野兔一溜烟跑没了身影。飚叔是神枪手,为此事埋怨了我许久。
那次赶山,打到了一只野猪。将其倒挂在吴老爹的堂屋中间,开膛破肚后,先是将猪头扯耳从颈砍下,奖赏给打死猎物的枪手;内脏与四脚蹄奖赏给查脚闹山的人。然后,肉按赶山人数,平均分配。一份肉一条棕叶提索。所有分好的肉放在簸箕内,让提索露在外面,再盖上一只簸箕,见索不见肉。为避嫌,分肉的分好肉后,当着众人将簸箕用手摇转几圈。各人拿索取肉,是好是差听天由命。那次分肉,邻村的龙哑巴也分得了一份。当时大家将野猪绑好,准备抬回村里时,让龙哑巴遇上了,在那里哇啦哇啦。见者有份,这是家乡的规矩。
还有一年过年,赶了一天山,只打到一只野鸡,不好分配,就在村口飚叔家里熬了一锅野鸡汤,大家喝了。
赶山这一天,赶山人出门要举行祭拜活动,打回来的“战利品”要摆在猎王神位前奠祭猎神。
如今,为了创造人与动物的和谐环境,赶山禁止,猎枪收缴。但家乡人对于山有一种血肉相连的特别情愫,在年后正月,他们三三两两结伙爬上山界喊山,或一男一女伫立在两个山头对唱情歌,成了正月替代赶山的新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