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清汤
发布时间:2022/1/20 | 来源:吕俊杰 |
在我的家乡,人们对清汤的爱,是外地人难以想象的。随便走在大街小巷,不出五分钟保准碰到一家清汤店,而且你大可放心地进去品尝,保证正宗地道、至味佳品。一碗清汤,加上两根油条,或是来几个包子,不过几块钱,便吃得很舒服了。
清汤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从明末清初形成到现在,要数樟树的清汤最为有名,还被列为全国的名小吃。相传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途经樟树,在樟树大码头闻得一阵阵香味,问随行人员:“何物也?”随行人员打听并禀报:“樟树清汤。”于是乾隆闻着香味便来到清汤铺前,并在一张小桌子旁坐下来,要了一碗品尝,其味鲜香、微辣,乾隆皇帝啧啧有声,越喝越有味,额头沁出了汗珠,去除了旅途疲劳,情不自禁拍案而起说道:“清江(樟树原名清江),包面,奇食也!”从此,一传十十传百,清汤便成了一道久享盛名的风味小吃,皮薄馅鲜,风味独特。
家乡的清汤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竹膜纸,包丁香,一投投进了赣江,风吹波浪起,赶紧用碗装。”恰到好处地描写出清汤的皮子薄如竹膜,馅心殷实鲜红赛过丁香,下清汤的水宽大,好似赣江,等水开后,放进的清汤被浮起,即要求赶紧用装好调料的汤碗盛装。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清汤便制成。
小时候,我最爱吃的早餐就是清汤。卖清汤的,在街边支一个摊子,一口大铝锅,锅里一锅热水,用小火熬着。摊上备有油条、包子、煎饼等。走到摊边坐下,要一个包子和一根油条,再来一碗清汤,就是一顿美味的早餐。
常喝清汤,会上瘾。记得前一段疫情防控期间,刚恢复餐饮业,其他店铺都三三两两、门可罗雀,唯有清汤店熙熙攘攘,排起了长龙。清汤之妙,一在闻,汤料的清香,闻之让人垂涎三尺。二在味,汤汁顺滑,面皮爽滑可口,巧妙的配比可谓恰到好处。三在辣,辣味浓香,越喝越烫,最后辣得满头大汗,可谓酣畅淋漓。尤其在冬日的清晨,一碗清汤下肚,额头满是汗,身子暖了,胃口也开了。
现如今长期在外地工作和生活,时常想念家乡的清汤不能自已。有一年去外地旅行,在街边发现一个小店铺有卖清汤。叫了一碗来吃,与家乡的口味相差甚远。可见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勉强不得。还是家乡的清汤味美且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