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仨老人 —— 文/唐胜一

仨老人 —— 文/唐胜一

发布时间:2021/5/5  | 来源:中华日报

       文大娘终于进城住进了儿子的小楼房。“妈,我们要求你来城里住,是让你来享福的。你既当妈又当爹的一手把我哺养大,太辛苦了!”“好好好,我天天睡大觉。”

  楼上楼下,左邻右舍,房门紧闭,串个门都不行啊;院坪里的老人,是一个都不认识,且跳舞的跳舞,练剑的练剑,找个唠嗑的都没有。文大娘只能睡觉,一天两天还行,多了就难受,只好独自上街头走走,竟然发现有废品可拾,还在一处巷口找到了一家废品收购店。

  文大娘高兴着在街头捡拾废品卖,每天也能赚到十几二十多元,攒起了私房钱。有一天,她去旧城区拾废品,一间废弃的杂屋里钻出个胡子拉碴的老头,伸出灰黑且瘦得只是皮包着骨头的脏手,可怜巴巴地说:“你行行好吧,给点钱给我买吃的,我快饿死了。”“那我去给你买碗米粉来。”老头摇摇头:“不,给点钱就行。”文大娘给了老头十元钱。第二天,文大娘再去旧城区,那老头又像昨天一样地伸手向她要钱,她依旧给了老头十元钱。老头接过钱后对文大娘说:“老妹子,你拾废品是吧?告诉你,往里走,那三个废厂房里头废品多的是,你去担就是。”“那你咋不拾些废品卖钱呢?”老头“嘿嘿” 憨笑没了后话,转身钻进那间废弃的杂屋。

  文大娘除了每天都要去一趟旧城区担废品外,还喜欢去菜市场拾废品。那是一个隆冬的黄昏,老天下着不大不小的雪粒子,菜市场冷清清的,唯独有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守着没有卖完的菜篮子,冷得直搓手。文大娘上去问:“老人家,天冷了,咋不收摊回家?”“菜没卖完,没赚到钱呀?”“哦——,是这样,那我就全买了,这二十元钱够不够?”老太太连连点着头:“够,够多了,你就给十元吧。”

  文大娘买上二十元钱的菜,首先想到的是旧城区那间废弃杂屋里的老头:“我给他买米买菜,让他自己做饭吃多好啊!”文大娘带上菜买些米送给了那老头。老头皱着眉头说:“这咋办呢?”“你没锅子餐具是吧?”文大娘接着说,“那我就明天给你带些餐具来。”老头连连摆摆手:“我有米有菜,可以拿到前面那街边小吃店换饭吃。”

  文大娘几乎形成习惯,不管天晴下雨,每天傍晚都去菜市场一趟,几乎那位老太太都在守摊卖菜,她都会从老太太那买些菜走;每天上午都要去旧城担些废品卖,同时的给那位老头送些菜和米。

  卖菜的老太太跟文大娘混熟后,打听出文大娘天天买菜送给了别人时,便好奇地想去看看到底是谁。文大娘领着老太太,一起来到旧城区那间废弃的杂屋里。“哦,原来是这个死懒叫花子东西,真是丢人现眼!”老太太说着,转身离去。文大娘放下菜,赶紧追上老太太,且问:“你认识他?”“岂止是认识,他就是我的冤家,我也是被他害得才落到如此地步!”老太太跟老头是夫妻,有一个女儿,由于老头一生穷吃懒做,家境贫寒,女儿出嫁远方后,夫妻俩便分开过日子。

  文大娘非常同情老太太,依旧照顾生意天天买老太太的菜;文大娘可怜老头,七十多岁年纪懒惯了已经不能自食其力,照例天天给他送菜送米。

  半年过后,文大娘被人举报,说她偷了废弃工厂里的材料。当文大娘被传唤到公安派出所进行询问时,文大娘着急地问干警:“不要多长时间吧?我还得赶去旧城区给老头送菜,傍晚还要去菜市场买那老太太的菜哪。不然,老头没菜吃,老太太不知要等到啥时候呢。”

  干警告诉文大娘:“你想那么多啥用?好好想想自己吧。”

  “我咋了?”

  “你违法了。”

  文大娘大惊失色:“我没有杀人放火,咋就犯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