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元宵节里的乡愁—— 刘佳琳

元宵节里的乡愁—— 刘佳琳

发布时间:2021/2/26  | 来源:作者投稿

       元宵节又称“灯节”,和其他观灯的节日比,元宵节观灯是最热闹。荷花灯、莲藕灯、葫芦灯……今年是牛年,估计以牛为造型的卡通灯,会成为孩子们的新宠。受疫情影响,很多活动都取消了,但和往年一样,每逢元宵节,我内心就涌动着莫名的情感。总被乡愁的潮水涌动着,儿时温馨的画面,再次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千古爱情佳句说:“众力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年的我更愿意把诗句中的“那人”,想成自己至亲思念的亲人。灯笼象征着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在故乡,元宵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挂上一串串灯笼。回忆儿时,我们小孩子最盼望手提着灯笼,串邻居,走胡同。在微凉的夜里,我望着灯笼的红晕,常常一个人发呆。因为母亲常年在国外工作,在团聚的节日里,总不能团圆。

  邻居五叔手很巧,他会扎灯笼。他很喜欢我,每年元宵节都会为我扎灯笼。他采集红高粱杆或玉米杆,再去山上采些细长的荆棘刺儿,准备好扎灯笼的材料。他的手粗狂黝黑,但扎灯笼的动作非常灵活,他先把洁白的玉米杆或红高粱杆,用剪刀剪成相等的长度,再在玉米杆两端用细长的荆棘刺儿,扎成圆形的、菱形的、长方体等各式各样的灯笼模型,然后在外面糊上一层透明的白纸,用画笔在上面画“腊梅报春”、“金鱼戏莲花”、“童子放风筝”等好看的图案。

  有一年五叔特别为我画了一张画,母女拥抱在一起的画面,他当时说的话我记忆犹新,他说:“妞妞,你母亲虽然在工作,但是她的心里很想你,也很爱你。”我听后,顿时红了眼眶。那年我提着画着母女相拥的灯笼,小心翼翼地走在院子里。那时夜还很凉,我的心里却像点燃了火烛般,温暖明亮起来。

  夜幕降临,奶奶变唠叨起来,对我们小孩子说:“我带你们去胡同那头的古柏树下,转圈去。”我们兴奋地提着灯笼,走在夜色里,来到古柏树下,奶奶又说:“排好队,转三圈,默念柏树柏树转三下,疾病掉在树底下”。每年重复一样的节目,我们未免没了兴致,但是看到奶奶一脸严肃认真的表情,也只能按照奶奶的要求去转圈。民间有种说法,“游柏树”的谐音为“游百病”,引申为“驱百病”。回到家里的院子,节目刚刚开始,父亲喜欢文艺,表演吹笛子,叔叔会武术,表演武术套路。姑姑最安静,她总是温柔地抱着我,表姐一脸吃醋的表情,站在我身旁。不知道多久,我就睡着了。

  时光飞逝,转眼我早已结婚生子,元宵节越过越简单,虽然元宵的种类繁多,电视节目也热闹非凡,我还是怀念故乡的元宵节,有乡愁的味道,有满满的念想。“东风夜放花千树”,最闪亮的诗意,还是停在了记忆的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