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丁蛋回乡—— 文/唐胜一

丁蛋回乡—— 文/唐胜一

发布时间:2021/1/29  | 来源:中华日报

    一场秋雨,把滚烫的大地浇得凉爽宜人。身处异地他乡的丁蛋,记得中秋节后自己祖籍地的气候已是妙不可言,便对老婆说:“我该带你和孩子们去看看我的老家喽。”

 尽管老家偏僻落后,可谁又心甘情愿地背井离乡呢?丁蛋也是迫不得已呀!村寨本来就穷,他家更穷。一个三口之家,父亲是个“病秧子”, 母亲是个“药罐子”, 看医服药都没得钱,生活可想而知,连一栋破烂的茅草房都摇摇欲坠。年近30的丁蛋,还没人给做媒呢。父母四处求人:“给我家蛋蛋找个老婆吧,哪怕瞎子、聋子、哑巴、瘸子都行啊。”可就是没有姑娘点头,连邻村的几个寡妇都嫌:“他比我年纪少有么用?跟着他真不知怎么过日子哪!”

 往事不堪回首。丁蛋掐指一算,已经离开老家三十四五年了。那年父母双双病故,他就狠心地远离了家乡,至今还从没回去过呢。丁蛋一直想:那时的乡亲不是瞧不起么,老子就是要衣锦还乡!想想容易,现实很难。他累死累活地打拚,才娶妻生子,才城里买了房,才买了小汽车,还喜上添喜地抱上了孙娃子。一家人听着丁蛋对老家的介绍,是很想去看看,既好奇有这么贫穷的山寨,又能圆成认祖的梦想。

 丁蛋染黑了头发,剃光了胡须,一袭西装革履,嘿,还真让人看不出他60多岁的年纪。老婆也不甘落后,描了眉,涂了嘴红,擦了胭脂,还补了白粉。晚辈后生则更是一个比一个的“潮”。 一家人心情愉悦,驾着自家小车出发了。

 路途遥远,丁蛋就与儿子轮流驾驶。到了老家县城,丁蛋驾驶着小车还真不知往哪走了。凭印象,虽能辨识个大概方向,却不知往哪条道上走啊。开启导航,他一边照着驾驶,一边怀疑起来,怎么没有记忆中的丁点影子?他硬着头皮往前驾驶,直到见到一条河,他才相信导航没有导错。这是老家县城的母亲,其发源地正是自己那山沟沟旮旯的老家呀。可母亲河变了,河堤成了宽敞的沥青公路,对岸更是满眼风景。母亲河变得年轻了许多,变得靓丽可爱了。丁蛋没有想到,这条宽敞的沥青公路竟然直通老家的山寨沟!

 到了山寨沟村口,一块醒目的“旅游指南”牌子令丁蛋惊讶不已。咋就成了旅游风景区呢?怪不得山水变了、田野变了、人也变了哪!丁蛋的家人说道:“看来你是故意给我们一个惊喜吧?给我们介绍老家是那么个孬样子,跟眼前看到的有天壤之别啊!”丁蛋笑开了花:“嘿嘿,我的老家不错吧?”“简直是太美啦!”

 丁蛋领着一家人下车步行,边欣赏久违的故乡之美丽风景,边向遇到的行人打听,看有没有他认识的乡亲。可被打听的人多半是城里来的游客,遇上两个村寨子里的年轻人,都摇着头说没听说过丁蛋的人。再后走进一家小卖店,店里的老者笑脸相迎:“各位好,请问买点什么?”丁蛋接茬:“东西自然要买,但我得问问,还记不记得村寨里有个叫丁蛋的人啊?”“记得记得,我跟他同岁。”“你是——”“我叫牯子呀。”丁蛋一惊:“牯子,我就是丁蛋啊。”一对发小热情地相拥。

 “真认不出了,丁蛋,你变化太大了。”

 丁蛋回牯子话说:“你不也一样变得我认不出来了嘛。”

 牯子言:“对,这世道变化快,人也跟着有了大变化。”

 丁蛋回到老家,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款待。牯子还跟丁蛋讲:“过去村寨穷,你远走高飞了。现在村寨变好变富了,你就再回来吧,也算叶落归根嘛。”丁蛋看眼老婆和一家后生晚辈,委婉地谢绝:“谢谢啊!我的一家人在那边土生土长,要是来到这里定居生活,怕是不习惯呢。再则,我在那边呀,也比我们村寨没得差呀。”“不愿搬回来也行,那就多回老家看看。”丁蛋打躬作揖道:“一定,一定。我还要请乡亲们去我那边做客哪。”

 笑谈之间,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临近黄昏。太阳刚刚落山沟,村寨里瞬间便被路灯、景观灯等映照得如同白昼,一片雪亮,整个村寨显现更加的五彩缤纷。

 丁蛋的孙娃子不愿进屋去,要在屋外看稀奇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