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年俗之打扬尘 —— 母宗美
发布时间:2021/1/23 | 来源:作者投稿 |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年俗,我老家也不例外。
在我们老家,腊月二十四这天的年俗是打扬尘(方言中“尘”念一声)。扬尘并不单指灰尘,它包括各个房间里的灰尘以及角落里的垃圾杂物等。因“尘”与“陈”谐音,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霉运”和“晦气”统统扫出家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记得儿时打扬尘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上演一处“全家老小齐上阵,热火朝天打扬尘”的戏码,将家中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
在我们家,一般都是父亲手持锄头,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弟弟们便跟在父亲后面,帮忙拔草、倒垃圾等;母亲则挥舞着长扫帚打扬尘,屋顶、门窗、灶台、床下柜子旮旯,一处都不放过。此时,我负责给母亲打下手,洒水清扫地面垃圾。
首先,母亲举着长扫帚进入卧室,往屋子里上下左右一通扫,房顶上的灰尘和着蜘蛛网通通往下掉。她又将长扫帚伸进床下面或柜子底下一通清扫,那些犄角旮旯里的垃圾杂物通通扫了出来。我连忙洒上水,将地上打扫干净,用撮箕把垃圾端到竹林边倒掉。
母亲又举着扫帚来到我们烤火的屋子。因为生煤炉的缘故,屋子里的灰尘可比卧室多多了。一通打扫下来,光灰尘就得一撮箕。
厨房可是打扬尘的重中之重。因为那时家家户户做饭都是烧柴禾,平时烟尘满屋子乱飞。一年下来,积攒了厚厚的一层。只见母亲手里的扫帚往屋顶轻轻一扫,整个厨房顿时烟尘弥漫,一股呛人的味道扑鼻而来。尤其是灶台上和墙壁上的油烟,黏糊糊的,特难搞。但是,母亲一点也不嫌麻烦。她用沾了洗衣粉水的丝瓜瓤一点一点擦。我见状,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擦起来。可擦几下擦不掉就没耐心了,打算留着下次再擦。可母亲却说不行。她说打扬尘就是“除陈布新”,陈不除新何来?再者打完扬尘后,后面几天就不要打扫了。尤其是初一至初五那几天,忌打扫卫生、忌倒垃圾或往外倒污水,恐将家中的财气倒掉。听罢母亲的话,我只得耐着性子,继续一点点擦,直到擦干净为止。
这厢,我边擦灶台边听母亲讲过年的习俗。屋外,弟弟们和父亲干得那才叫一个热火朝天呢!父亲用铲子将屋檐沟里的树叶泥土铲入撮箕,大弟和二弟则用棍子抬去倒在竹林边上。他们抬着垃圾一边走,一边学大人们抬重物时“哎着哎着”地吆喝着。小弟双手抱着一捆杂草,嘴里也随声附和着大弟二弟的吆喝,紧跟在他俩屁股后面。样子呆萌又搞笑。
经过全家大半天的忙活,大扫除终于结束。一番劳动下来,虽然很累,但是看着屋里屋外焕然一新,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如今,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家家户户的住房也都由以前的木房子变成了砖砌瓦盖的楼房。刷过漆的屋顶,贴上瓷砖的墙壁干净整洁,加之现在做饭取暖都是用电用煤气,厨房也装了抽油烟机。灶台、房顶上也难觅扬尘和蜘蛛网的踪影。
慢慢地,打扬尘这项年俗就简化为普通的打扫卫生了。但是,它“除陈布新”的含义却早已在我心里根深蒂固。每年到了腊月二十四这天,我依然会动员老公和孩子一起,把原本干净整洁的房间里里外外打扫一遍,以期将所有的霉运和晦气通通扫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