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牛年说“三牛”——梁征

牛年说“三牛”——梁征

发布时间:2021/1/22  | 来源:作者投稿

        随着2021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牛年的第一缕阳光。跨进牛年的门槛,不由的也要说一说牛。说起牛来,大家可能随口就能说出好多关于牛的成语,譬如:对牛弹琴、牛头马面,风马牛不相及等等……虽然褒贬不一,说来说去,主要是牛于我们的生活太熟悉。古往今来,牛给我们留下了忠诚老实、坚忍不拔、甘守淡泊的印象,一直为我们所推崇。

      忠诚老实的牛。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代表的是勤劳奉献的民族个性,是家畜中最勤劳的角色,是任劳任怨的代名词,是人类的亲密伙伴。牛作为六畜之首,从古至今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老百姓眼里,牛被看作是家中的重要一员,所以民间有俗语说“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华夏黄牛,江南水牛,跟随主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拉车,服务农桑,至少三千年了。鲁迅称颂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它日复一日,在田野拉套耕耘,为人类造福;它多贡献,少索取,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就是老黄牛的品质和风格。

      坚忍不拔的牛。牛,有一股子勇往直前的犟劲,所以世人说某人执着、倔犟时大抵谓之有股子牛劲,现在形容股市一路上扬时叫做“牛气冲天”。这种老黄牛的坚忍不拔一直被人们所敬重和喜爱,被人们当作美德加于学习和颂扬。南宋宰相李纲就有《病牛》一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鲁迅先生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千古名句。毛泽东同志号召:“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者要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自己也正是这样实践的。

      甘守淡泊的牛。牛,对人类的奉献巨大,而索取甚微,古往今来,人们对牛赞颂颇多,一直享有尊荣的地位。牛用于战争,除运送粮草外,还直接参战,如田单纵火牛,冲破敌阵;牛皮做战鼓,以助军威;孔明木牛出祁山,藏王以牦牛进贡中原等。古人牛角挂书,边耕边学。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已经替代了老式的耕作方式,牛已经完全被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用再下地干活,但是,黄牛、水牛、奶牛、牦牛,至今仍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耕田、运输、挤奶,任劳任怨;它的肉、骨、角、皮、毛、粪,样样都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