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说说“家长群”

说说“家长群”

发布时间:2021/1/15  | 来源:作者投稿

      最近,家长群是个热门话题。学校老师为了方便班级的管理,与家长沟通,一般都会建立一个班级家长群。

 我进了两个“家长群”:一个是儿子的幼儿园家长群,一个是的女儿的初中家长群。我唯独把这两个群置顶,每天必看。以前,女儿读小学时,也有个家长群,她毕业后那个群就解散了。

 幼儿园的家长群,老师会发布园里的动态。譬如,提醒家长拿被子回去清洗,也会把孩子们在运动会上的精彩表现发布出来,孩子们学做的手工作品也会一一展示。周末的时候,老师还会转发幼儿园里发布的安全提醒,以及防疫、幼儿疾病预防知识。

 家长们平时的发言多数是对老师工作的肯定、致谢,或者在群里帮孩子请假。当然,有时某个小朋友没有被老师拍到,家长会问一问自己的孩子怎么没有上镜头。最特别的是,因疫情幼儿园的家长会在线上召开,老师以语音的方式讲了很多。

 这样一个幼儿园家长群,我觉得很实用,没闻到攀比的味道,也少有家长之间的火药味。

 初中家长群,每天的课后作业内容都会发到群里,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第二天,班级的小组长检查完学生的作业,没完成的学生会被记上名字,然后老师将小卡片拍照发在群里。被点名的学生家长多数会及时回应,说要督促孩子以后完成好作业。最近,网络上流传学生站着早读的视频,情绪高昂,学习效果好。没想到,打开家长群,班主任也效仿着让学生站着早读,看得出孩子们的早读很专注。

 家长群里,老师公开表扬学生是有的,批评学生也是有的。有一次,老师公开点名一位学生的学习不在状态。孩子的父亲看到后,连夜从外地赶回来。果不其然,发现孩子迷上了网络游戏。在后来的家长会上,家长对老师的公开批评没有反感,有的却是感激老师的细心察觉和及时提醒。

 刚进这个班级群时,班主任立下了规矩,“不允许学生加入、不允许发与学习无关的广告,不得互相攀比”。也许是这个“三不约定”起了作用,我在的这个“家长群”算得上是太平无事。今年,这个群也有了些许的变化。以前,学生的考试成绩,老师会在家长群里公布,今年却取消了。

 最近,有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发布了家长微信群公约——“不得在群里公布学生成绩排名(分数)、优劣对比、表扬少数等信息”,说是免得制造焦虑。其用意看上去很好,但让我纳闷的是,如今的孩子难道脆弱到了无法承受自己考试的分数,家长也无法承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排名吗?我不希望教育唯分数论,但公开一下分数与排名,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小时候,父母到学校开家长会,回来后我没少挨揍,那没让我变得有多么焦虑,却将我磨砺得粗糙了许多,抗挫折能力强了许多。

 一个孩子在其成长过程,家长不知情,孩子不自知或自我感觉良好,那是种危险的状态,极有可能带来松懈与颓废。家长群应该容得下报喜与报忧,也应宽容老师的表扬与的批评,别过度敏感了!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个家长群,几十位家长,会有不同的声音,也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只要定好一些基本的规矩,大家共同遵守,我没觉得它是个江湖,反倒是一个互相交流、进步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