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一只人类“熟悉”的老鼠-----江筱非
发布时间:2020/5/2 | 来源:作者投稿 |
一个新冠病毒就把人类折腾得死去活来,它那么小,小到我们伸手抓不着、肉眼看不见,我们只好叫它病毒。相比于人,人类要比病毒大亿万倍,却拿它乱了手脚,互相隔绝,相互埋怨,相互攻击,可见人类在自然界里是多么脆弱,多么无奈。
病毒有那么可怕吗?有!因为我们不熟悉它,虽然知道它长什么样子的,但不知道它的习性,不知道它的活动轨迹,还没有找到杀灭它的最佳方法。
聪明的人类前辈给我们发明了放大镜、显微镜、X光,通过这些科学仪器和检测方法,把病毒放大到我们看得见,认识它的样子,了解它的习性,找到它的弱点,发现它喜欢什么,惧怕什么,摸透它的习性和活动轨迹,再来消灭这个新冠病毒应当不会太难吧。
新冠病毒,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它长什么样子了,一个个像冠状的小球儿,知道它喜欢在温湿的环境中生存,喜欢在有孔的泡沫状肌体的肺叶里生存,知道它借助飞沫传播,它怕84消毒剂、怕酒精消毒液,怕高温,这无疑对杀灭病毒和治疗疾病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貌似有多名科学家和医学专家说过类似的话,“认识病毒,我们知道它的样子,这就给我们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找到病毒源头,我们就能制造疫苗。”满足于已有的信息,不足以能消灭新冠病毒。我是一个喜欢抬杠的人,我认为这样的提法也不够科学,缺少思考和考量。
我们中国人说事喜欢打比方。我就来打比方说说新冠病毒。人很脆弱,我假设人是强大的,和地球一样强大,血管就是河流,肌体就是山脉,那些生长在身体里的病毒就是这个地球上的动物。病毒的种类太多了,我们没办法分得清。地球上的动物也太多了,我们也没办法分得清。现在好了,出了一种叫新冠病毒的“动物”,这个动物是什么呢?我给它取一个陌生的名字,怕大家记不住,不好理解,我说一个熟悉的,新冠病毒就是地球上的“老鼠”,这样更容易认识它了。
我们知道老鼠对地球是有危害性的,它把地球钻得千疮百孔,还糟蹋植物,糟蹋粮食,我们为了地球的存活,必须消灭破坏我们身体的老鼠。
有人生产了老鼠药,老鼠吃了药就会死。貌似这个效果不错,有希望了,但是实际上老鼠药并不能清除掉地球上的老鼠,老鼠会繁殖,繁殖也是挺快的,少数老鼠吃了药是死了,但是毒死的老鼠被蛇吃了,蛇毒死了;毒死的老鼠被黄鼠狼吃了,黄鼠狼毒死了;毒死的老鼠被食肉的其它动物吃了,食肉的动物毒死了。这样一来,老鼠的天敌是不是减少了许多,反而更有利于老鼠的繁殖啊!老鼠变得越来越多,我们恨得牙根痒痒。
好了,不能使用老鼠药毒鼠,老鼠药的副作用太大,利少弊多,还有什么办法灭鼠呢?有人发明老鼠夹、老鼠粘、捕鼠箱,这样灭鼠的办法是不太高明,但是我们保护了老鼠的对手――食鼠动物。实际的灭杀效率提高了,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样灭鼠又无副作用。这个方法不能把老鼠一网打尽,怎么办?对了,养只猫!猫就是我们养在身体里对付病毒的“疫苗”。所以医学专家现在就想迫切地找到消灭新冠病毒的“猫”。
大家现在知道了吧,这个“猫”的培育和知道“老鼠”在哪儿来有没有什么关系!关系不大;培育这个“猫”和这个“老鼠”长什么样子有没有什么关系!显然关系也不是很大。
没有培育出消灭病毒的“猫”,人类还是有办法消灭老鼠,怎么消灭?我们发现老鼠喜欢生活在陆地上,喜欢呆在潮湿的窟窿里,只有偷食的时候才到外面活动,但是老鼠怕水淹,又怕太干,这是一大发现,现在好了,我们要么用水灌老鼠窟窿,要么干脆断了它的出路,在窟窿口铺上地板,不让它出来,老鼠被我们折腾够呛,但是这个折腾不能把老鼠折腾死,它还在繁殖,它要增强存在的能力,被灌水而存活下来的就换代成了水老鼠,能较长时间呆在水里,适应水的能力强多了,被压迫在地板下的老鼠,没有死去它也要适应生存环境,变成瘪老鼠,耐干耐饿的能力变强了,它们打洞的能力没有削弱,危害力没有削弱。
新冠病毒也是这样的,当我们不断了解认识这个敌人,知道它的习性和活动轨迹,采取措施杀灭它时,它为了更好地衍生,就出现了二代、三代或更多的变异病毒,对付变异病毒,原来的一套办法更难杀灭了,这就要我们寻求新的杀灭途径。
医学专家最为担心的事情,就是病毒变异。目前,大多数医学专家只是掌握病毒变异是换代而来的,还没有发现病毒变异是由于我们破坏了病毒的习性和活动轨迹造成的,所以才没有破解更有利的消灭病毒的主意。鲫鱼为什么永远不能变成水蛇,变成两栖动物,成百上千年,难道它没有繁衍后代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我们没有不断地破坏鲫鱼的生存环境,改变它的生活习性,制约它的活动轨迹,它缺少变异的外部环境和因素。
这样看来,发现病毒变异无疑是一件好事情,更有利于让我们认识它,因为我们在不断破坏病毒活动轨迹的同时,会发现杀灭病毒的线索,它一次次变异,都是一次次遭遇人类攻击,寻找存活渠道的必然结果。知道了病毒的生活习性,活动轨迹,就不难把病毒一步步逼上绝路。
消灭病毒,我们不能把它当成敌人拒之门外,而要把它当成“朋友”来熟悉、了解,知道病毒的活动轨迹,适时对它下手灭杀,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我写这篇文章,希望我能给科学家一些启发,发现杀灭病毒的途径。蛇有蛇路,鳖有鳖路,用捕蛇的方法去捕鳖,效果一定不行,效率一定很差。让我们一起努力,尽快结束新冠病毒这个危害人类健康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