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乡愁(组诗) - 张 军
发布时间:2016/6/22 | 来源:作者投稿 |
遍地乡愁(组诗)
取暖
听说老家下雪了
我急忙给年迈的母亲打电话
母亲说:是下雪了
我问母亲:过冬的煤买了?
母亲说:早就买了
我又问母亲:发煤炉子了?
母亲说:没有,不冷,太早了
挂断电话
我沉默了许久
每年只回一次老家
漂泊异乡的我
此刻,心更冷
我多么想时常回到老家
独自徘徊在母亲的小院
闻闻母亲栽种的月季花的芳香
尝尝母亲烙的馍、泡的酸菜
陪渐渐消瘦的母亲说说话
我多么想时常回到老家
跪在父亲的坟头
和早逝的父亲说说心里话
看看爷爷和父亲坟头的那两棵松树
又长高了多少
每年回老家
总是大雪纷飞
一年的时光——
春夏秋冬
总是在一个个难忘的除夕之夜
随一阵阵惊天动地的鞭炮声
悄然轮回
每年回老家
即使风雪交加
只要踏上养育我的故土
只要尝一尝蒸馍的麦香
只要陪年迈而刚强的母亲说说话
只要给逝去的爷爷和父亲烧一柱香
只要和憨厚纯朴的乡亲拉拉家常
我便觉得
再强烈的阳光,再旺盛的炉火
也比不上回到我的陇东老家
更暖心
你那里下雪了吗
清晨,初升的太阳
如同一枚金币
灿烂的霞光
照耀着银装素裹的大地
生命的轮回,如同
日月交替,永不停息
浓烈的醉意
已渐渐远去
昨夜相聚的朋友
此刻,依然独自
疾行于各自熟悉或陌生的
落满遍地乡愁的小路
金黄色的银杏叶,随阵阵寒风
飘摇。熙熙攘攘的行人
依旧,匆匆忙忙
俯下身,用双手
捧起草地上圣洁的雪花
纷乱的思绪,在我的周围纷纷扬扬
下雪了
年关近了
每年过年,回家的路
总是撒满欣喜与艰辛
陇东故乡,黄土高坡
此刻,是否也在下雪?
故乡
珍藏我第一声啼哭声的地方
喝玉米榛子,吃搅团、洋芋疙瘩、红面馍馍,睡土炕
依然很香很香的地方
掏鸟窝,偷核桃,念儿歌,背唐诗
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的地方
啃烙馍,就青辣子、大蒜头或大葱,喝煎水
在县城熬过五年寒窗的地方
高考落榜,伤心欲绝
当麦客一天能割两亩麦子,一顿能吃四个馍、三碗面的地方
为了生计,四处漂泊
心中却时刻牵挂的地方
大都市的山珍海味
都比不上凉拌萝卜丝、油辣子夹蒸馍的美味的地方
说着方言,喝着土酒
能谝到鸡叫也毫无睡意的地方
一个电话、一条短信
就能让我激动、安心、忧虑或焦急,彻夜难眠的地方
年年春节前夕
早早订好车票,背着大包小包
风雪无阻,日夜兼程,一心想要早日抵达的地方
病了,老了,走不动了
也要想方设法赶回去躺在朝阳的坡上晒太阳的地方
陇东故乡——
唯一安妥灵魂的地方
回老家过年
二十多年了,第一次回老家过年
我不敢在村口久留
不敢面对憨厚善良的乡邻惊奇的眼神
从弟弟新盖的四合院,一次次独自出走
探望珍藏我第一声啼哭的窑洞
找寻洒满我儿时欢笑的坡地,轻抚
曾给予我快乐与甜蜜的桃树、杏子树
老屋门前的坡上,爷爷栽的那棵梨树
向我招手,父亲种的那片洋槐高大魁梧
我真想和多年不见的爷爷、父亲说说心里话
找遍整个村庄,在东南方的坡上
我找到了一大一小两个坟丘
此刻,劳作一生的爷爷和父亲
是否蹲在村里朝阳的坡上晒太阳?
除夕,给父亲上坟
除夕下午的天,不见了上午的笑脸
立春了,陇东高原的风
依旧刺骨,如同一把冰冷的利刀
一次次戳痛我的心
四点多,阴转雨夹雪
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身影
不约而同地朝村庄的东南方
一个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梁聚拢
匆匆的行人,手里提的不是香纸
而是沉甸甸的思绪
焚香、烧纸、叩头
烟雾缭绕,雪花纷飞
一棵棵荒草在父亲坟头随风摇曳
仿佛争先恐后地向我诉说父亲苦难的一生
那一棵棵枯黄的荒草,如同一根根钢针
深深地刺痛我愧疚不安的心
泪水满面的我
只有多烧些纸钱
默默地为英年早逝的父亲祈福
每年,父亲坟头的萋萋荒草
总是在秋风里枯黄
在春雨里疯长
回家的路上,弟弟和侄子谈论
麦子、苹果、青槐树,掐算一年的收成
沉默不语的我,一边走
一边思考自己的来世和今生
倾听莲花开放的声音
此起彼伏的声声蛙鸣
是夏夜最美妙的音乐
池塘里,次第开放的莲花
月光下,随风舒展着美妙的舞姿
瞧,那粉红的脸庞,透着
几分妩媚,几分羞涩
一片片漂浮在水面上的莲叶
仿佛尘世中
一个个浮躁而平静的日子
此刻,俯下身去
侧耳细听
我仿佛听见
莲花渐渐开放的声音
庄重,圣洁——
是莲花永恒的渴望
或许,短暂的辉煌
才是莲花最迷人的光芒
才是夏日最绚丽的风景
无数个难眠的夜晚
沿坎坷的田间小路
独自漫步
时光,随此起彼伏的声声蛙鸣
渐渐流逝
月光下的我,一边走
一边思考自己的来世和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