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假如陶公健在 - 李自美

假如陶公健在 - 李自美

发布时间:2016/6/5  | 来源:作者投稿

又到了孩子们的节日。
如今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得好穿得好,身上的压力却不小。每天都会看到孩子背着父母都感觉费劲的沉重的书包上下学,作为家长,只能报以无奈的苦笑。据媒体报道,南京两中学生不堪作业压力自杀身亡。还没有开放的蓓蕾就这样被摧残了。人们震惊之余,不由得扼腕叹息。生命之重在这些孩子看来竟抵不过学业之重!不能不说这是教育的失败,学校、社会、家庭都有脱不了的关系。
如今的人,攀比之风日益严重,功利之心日趋膨胀。如今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的期望特别高。孩子活得累,大人也不轻松。“虎妈”、“狼爸”就像旧时戏台上的角儿,你方唱罢我登场。
其实,孩子的天赋禀性是千差万别的。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的孩子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有的孩子性格稳重,做事靠谱;有的孩子钻研能力超强,有的孩子协调沟通能力见长。总的来说,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不足,没有一个孩子满身全是缺点,也没有一个孩子是十全十美的。既然这样,全凭分数这个单一的考核标准来衡量,必然有的孩子被“考”成低能,被打入“弱智”的群族。可想而知,被贴上这样沉重标签的孩子的心理负担会有多大?对于南京这两个走极端的学生,我们该怪孩子抗压能力差?怪孩子天生素质差?还是该怪孩子不懂事理,不知好歹?如果只是简单地用悲情之声去祭奠孩子的亡灵,很难说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悲剧重演。
对于教子,非常羡慕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随意悠然。
陶渊明写过一首《责子》诗,说自己有五个儿子,老大阿舒已经十六岁,比谁都懒,读书一点也不用功;老二阿宣快十五岁了,也不喜欢读书作文;老三阿雍、老四阿端是双胞胎,都是十三岁,却连六和七都分不清;老五阿通将近九岁了,却只知道爬树找果子吃。此诗名为“责子”,其实,并没有明显的责备教训,只是以一双慈父的眼光,闲看孩子们嬉戏玩耍,该喝酒时还是喝酒。
有人肯定会说,这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怎么能如此放纵孩子们,让他们荒废学业呢?有人肯定会担心,孩子从小不用功不学习,长大后何以果腹,何以生身立命?可是陶公不这样看,学而优则仕,书读好了去当官,那有意思吗?他本人不就是看不惯官场,受不了当官的夹磨,才辞官归隐的吗?
当今社会越来越发达,人们却越来越感受到“压力山大”,其实,这都是社会环境使然,如若陶渊明转世,不知是否还会如此的潇洒,如此的悠然。

上一篇: 上海姑妈 - 孙 荔
下一篇: 煤油灯 - 乔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