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搓皮筋 - 刘东霞

2016/8/30  |  来源:作者投稿
这几年,村里人掀起了搓皮筯的风潮。就是把花花绿绿的呢绒线绞缠在一根根皮筯上,再把缠好的皮筋捆成小把,装进塑料袋里,等待收购的人。
75岁的母亲也赶潮流,戴着老花镜在家里搓皮筋。做完家务活就拿起绒线,常常一坐就是几小时,直到腰酸背疼,腿脚麻木了,才慢慢站起来走几步,活动活动筋骨。母亲的手指不灵活了,两只手也总不能协调配合,开始搓的慢,五天才搓了一袋子。
收购的人上门,称重量,算账,嘿,200元整。
“除去成本,平均一天净挣20块,照这样的速度,一月收入600块呢。”母亲兴奋地说。
却遭到了儿子的极力反对:“妈,别干了,太熬人,累病了,我们给你治病的钱害怕还不够!”
“闲着,妈才生病,妈现在还能劳动,挣点钱防老用。”
日子像母亲手里那根呢绒线,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母亲搓了一年的皮筋,收入近万元,母亲零零星星,将它们都存进了银行。
一年又一年,日复一日,母亲似乎搓皮筋上了瘾,一有空闲就坐下搓。搓得多了,技术日益娴熟,皮筋价一年比一年上涨,当搓满三年的时候,母亲已存进银行4万多元的劳动收入。
一天,邻居王大妈家突然失火,一场大火烧光了家里的一切,房屋也倒塌了。王大妈呼天抢地,面对着一堆灰烬号啕大哭。
王大妈一家顿时生活陷入了困境。
母亲让王大妈一家暂时住自己家里,还取出4万元现金给王大妈:“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