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用餐的海洋鱼类研究会会长海豚打开手机听到报告后,兴奋地放下碗筷直奔海滩,急忙让弟兄们把新捕来的鱼带入实验室。
闻讯赶来的海洋鱼类研究会会员们齐聚在实验室里,细细观看后却说不出这是什么鱼,便都将目光投向海豚,认为海豚见多识广,一定会认识这种鱼。
“这是琵琶鱼!”海豚会长语惊四座,大家惊奇地议论起来:“会长真有水平!”这鱼真象人们用的乐器琵琶哪!”“咱们又有新课题了。”
海豚略停片刻,接着说:“琵琶鱼属深海鱼种,生活在大洋深处370米至1100米或者更深的昏暗海水里。这是一种稀少的鱼,他的外貌也特殊,大家再仔细看看。”
大家进一步看到,琵琶鱼与其他鱼相比,确有很多不同:一张巨大的嘴,数十颗长长的像尖锐的针一般的牙齿,头上两眼之间长着一个细长的竿儿,样子好凶恶。
“鱼身上的各种器官一定有各自的功能,”小海豚问:“那么,这个细长的竿儿是起什么作用的呢?”
海豚说:“这个竿儿里面有一个生物发光器,在深海里能发出柔和而又好看的光,吸引着海里的鱼类前来观赏,这样正好到了琵琶鱼的嘴边,琵琶鱼只要大嘴一闭,向里弯的利齿合起来,就将前来的鱼类吞吃了。他的特有的大嘴可以将与他身体一般大小的鱼生吞。”
小海豚听完,有所感悟:“适者生存啊!看来琵琶鱼的这个细长的竿儿是他生活在深海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器官。”
“是啊,”海豚说:“没有它,琵琶鱼就会食不裹腹了,没有足够食物当然生存不下来。所以,这个竿可叫‘钓鱼竿’、‘引食竿’。”
“会长的介绍使我们大长见识。”会员们鼓起掌来。
海豚摆摆手:“关于琵琶鱼,我知道的也不多。我想我们应抓住这次机会认真地研究一下琵琶鱼,先从他的繁衍研究,这对于保护这一稀少鱼种无疑是重要的。”
于是,会员们按照惯例,先识别琵琶鱼的雌雄。可是鉴别了半天,捕获来的数十条琵琶鱼都是雌性的,一条雄性的也没有。
海豚觉得奇怪,难道这个时候捕获的琵琶鱼是雌雄不同居吗?因为有些动物是存在这种季节性情况的。
“结论应在调查研究之后。”海豚告诫自己,并决定小海豚带领有关会员去追寻雄性琵琶鱼。
小海豚带张拖网,潜入琵琶鱼生活区域。他采取“守株待兔”的办法,在雌琵琶鱼附近设伏,他亲眼看到了雌琵琶鱼的“钓鱼竿”诱惑了那些深海鱼类,大嘴一合便吞了进去。便 就是没有看到雄性琵琶鱼。小海豚想雄琵琶鱼一定比雌琵琶鱼更大更强壮,于是密切注意这类的鱼。
过了好久,在昏暗的深海里,小海豚终于发现两条比雌琵琶鱼稍大的鱼在游弋,时而向雌琵琶鱼接近,时而在附近跳舞般的翻腾。
“一定是雄琵琶鱼!”小海豚高兴地说:“他们在向雌琵琶求爱呢。”
于是,小海豚指挥会员迅速启动拖网捕获了这两条鱼。同时,接通了海豚的手机,可是海豚听了小海豚的汇报,当即命令:“放生!”
小海豚十分不解,待海豚赶来说这是另外一种鱼,才觉得自己不知的东西太多了,便细心地听海豚说话:“在追踪到雄琵琶鱼之前,我们不能凭想象去判断,也不能丧失信心,咱们来个持久战,一个月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坚持下去必会成功。”
海豚身先士卒,亲自潜伏在琵琶鱼生活的水域里,每日里仔细观察,可是过去几个月了角没发现什么,小海豚有些不耐烦了:“是不是这种鱼雌雄同体啊?”
海豚听了,高兴地叫道:“这个问题提得好!咱们既要观察,也要动脑,更要坚持。”
“‘头儿’在这里,我们能坚持住!”小海豚和会员们都坚持着。
又过了好久,海豚有一天突然发现一群小小的鱼在深海中漫游,游进雌琵琶鱼群中却不见了,再细细一看:哇!这些小鱼都叮吸在雌琵琶鱼身上了。
“这些小鱼就是雄性琵琶鱼?!”海豚边想边令小海豚网起几条带回试验室。研究结果很快证实了海豚的判断。原来只有“妻子”身上十分之一的雄性琵琶鱼叮吸在雄性琵琶鱼身上就与“妻子”成婚了,他们的血脉从此相通。没有眼睛,甚至没有消化系统的雄琵琶鱼从雌琵琶鱼身体里获得营养,包括氧气。这些小不点儿“丈夫”尽管没有什么真正像样的器官,但却有一对发育晶全的能产生精子的睾丸。而且“一妻多夫”,一个“妻子”拥有几个“丈夫”,他们可以在婚后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里交配,完成生儿育女的任务。
“雄琵琶鱼找到了!”海洋鱼类研究会举办了庆功会,关于琵琶鱼的研究信息也在动物世界引起了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