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有些事可以任性 - 薛业忠

2016/7/27  |  来源:作者投稿

到邮局取一笔稿酬,不多,360元。
需要排队,现在的邮局也是银行,办理业务的人很多。
这时,一位看上去有70多岁的老大娘,嘴里不停地念叨:“怎么还要私章呢?这可怎么办呀?到哪里去刻私章呢?”
我一问,才知道老人家收到儿子寄来的1000元钱,老人不会签名,写不好自己的名字,但办事员要求用私章才能取钱。
我和老人家说:“大娘,把您的名字告诉我,我去给您老刻私章!”
老人家把户口薄给我,我把老人家的名字记住了。怕忘了,又在手机里的记事薄里存起来。我告诉老人家坐在椅子上等着我,我去去就来。
虽然很快就排到我办理业务了,但我还是非常愿意帮老人这个忙,何况老人家就如我的娘那样慈祥呢!
我来到红绿灯旁边的刻章处,很快就给老人家的私章刻好了。回到邮局,我帮助老人家领好钱,放在她贴身的衣服口袋里放好。
老人家给我刻私章的钱,我撒谎说,刻章的是我弟弟,不要钱了。然后,我又找来一张出租车,付好车票,让司机把老人送到家。
邮局有熟人在办公,就说:“老师,那个老人你认识吗?”我说我不认识。
他很吃惊:“你的心肠太好了!”我说:“其实没有什么,我看见这个老人,就仿佛看见我的老娘,我已经有一个月没有看见老娘了。我感觉帮助这个老人做点事,就像是在帮助我的老娘,很温馨!”

到阜阳出差,早晨去住处附近的小面馆吃面。
刚落座,一个邋里邋遢模样儿还有点傻傻的男孩冲进了小面馆,径直朝我旁边的座位走去。不错,旁边座位上有一碗别人吃剩下的面。男孩也不客气,坐下就吃。或许由于他的形象不太雅观,或许他的傻样让人们有所顾忌,周围的食客一下子全走了。这样面馆里只剩下我及这个抢吃别人剩饭的男孩。
我心安理得地吃着我的面,并且给这个傻孩子也要了一晚面。男孩傻笑着,也不谢我,很快把这碗面也吃掉了。
我很坦然,这个世界,这个男孩以及这个早晨的几碗面,总有它存在的理由吧!
跑的人也有跑的理由,我这个不跑的人也有不跑的道理!

朋友办了一所私立学校,让我去捧捧场,美其名曰:指导工作!
我知道我不是什么专家,但对教育工作的那些事,我还是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
我说,还是听两节语文课吧!教育的主阵地永远在课堂。
第一节课是一位老教师教的,不用说,基本功扎实,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也把握到位,师生的双边活动也很活跃。
第二节课是一位年轻教师的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传统篇目。其他环节都没有什么,但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位年轻教师与学生互动起来:“同学们,你们认为鲁迅先生小时候是个好孩子吗?”师生互动很热烈。也有不少学生的回答很合我的心意,但这个老师的定位是:“我们千万不要学习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形象,他贪玩,调皮,不听老师的话,上课好做小动作!”
我越听越觉得不少滋味。这样去解读文本肯定是错误的,这样引导学生去认识鲁迅小时候的形象也是错误的。
一下课,我就把这个年轻教师叫到办公室,等于是给他上了一节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的。“百草园”部分是紧紧围绕“乐园”二字来写的,三味书屋也是围绕“乐”字展开的。我一点点分析,并且要求他下一节课重新分析这篇文章,不能随便曲解这样的经典之作。
我觉得我的做法不唐突,毕竟教育是大事。这位年轻教师很谦虚,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批评教育,我感到很欣慰。
这位年轻教师也进步很快,现在已经是县级教坛新星了。

她,是我的学生;她,又是一名孤儿。
好在,现在的政策好,她的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
她很懂事,生活很节俭,即使她有钱也不乱花一分钱。
这天,她没有来上课。她的同位说她生病了,躺在寝室里休息呢。
我来到寝室,发现她躺在床上看书呢。我试了试她的额头,很烫。我让她赶快到医生那治疗,她坚决不去,说很快就好了。
我不同意,硬拉着她来到一家诊疗室。这时候,我才知道,她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到过医院,也从来没有打过针,吃过药,挂过水。甚至,让她量体温,她竟然不知道体温计怎么放!医生的眼泪出来了,我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好可怜的孩子呀!
我立即把钱包里的所有钱掏出来给她,并把学校发给我的就餐卡也给了她,那里面也有几百块钱。
我把她的情况告诉了几位科任老师,他们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这样的孩子要帮助!如今,这个孩子已经从医学院本科毕业,成为了一名白衣天使,就在我们县城的一家医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