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家乡的运动会 - 蒋先平
发布时间:2016/5/13 | 来源:作者投稿 |
麦苗青青,绿草茵茵。在五月的柔风细雨中,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儿时,在封尘的记忆深处寻找到了那一次次曾经让我激动让我留恋的家乡运动会的画面。
我从小生活在乡村,自打记事时就知道麦苗长到没脚面了,就到了乡里召开运动会的时候了。
运动会是我们孩子做梦都想去的地方。老师说了乡里运动会的日期后,我们就天天掰着手指头数着还有几天到日子。
终于到了开运动会的日子了。不用妈妈喊床,我就早早地起来了,其实一夜都没有睡好觉,生怕起来晚了伙伴们都走了。随便地扒拉一口饭,揣过妈妈煮好的几个热乎乎的鸡蛋,又把爸爸给的几张角币小心翼翼地放在衣服里面妈妈给缝制的小兜里,再用别针别好,这才冲出家门找到前院的二蛋三蛋,二蛋三蛋他爸领着我们去乡里看运动会。当年我爸腿脚不好,开运动会我就跟前院二蛋他们一块走。
我家离乡里有二十多里的路程,为了能早点到乡里,我们就抄近道,走小麦地。我们在麦田里跑啊,跳啊,一会掐个野花,一会在软软的麦地上打个滚,有时还摔上一跤。这时二蛋爸会说,还不快点走,一会去晚了,检阅看不上了。我们便会老老实实地跟在他身后急急忙忙向前走去。
走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赶到了设在乡中学大操场上的运动会场。这时操场四周早已人山人海,我们个子矮就挤到了前面,坐在地上,等待着运动会开始。
运动会开始了,领导讲话,运动员代表发言等程序我们都不关心。只记得主持人大声宣布检阅开始,这时整个会场人声鼎沸,锣鼓齐鸣。乡直代表队、各学校代表队都穿着漂亮的服装,迈着整齐步伐通过主席台接受大会的检阅。
每个代表队由一名队员高高地举着写有单位名字的红色大旗,后面是五颜六色的彩旗方队,紧随其后是鼓乐队,图板队跟在后面,每四名学生抬着一块大图板,图板有的写着“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等标语,有的画着体育比赛的图案。最后是运动员方队,通常是学校参加体操表演的学生。每个代表队,每个队员都神采奕奕,精神饱满,显得特别神气。
我们最爱看运动会上的检阅了,都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地瞅着。当年我们好羡慕那旗手和鼓手,还有甩着胳膊,走着正步的抬图板的学生。
检阅结束后,接下来的比赛我们不喜欢看,我们几个人开始到处游玩。
一年一度的全乡运动会要开三天。这三天四面八方,南北二屯的孩子大人们都聚集到了乡里,看运动会主要是看那热烈隆重的检阅,检阅结束了,围观的人便少了一多半,人们开始闲逛起来了。
大人们常常去乡供销社看看有什么新鲜商品,我们这些孩子在运动场外玩耍。那时在村里很难看到小汽车,运动场外有很多吉普车,我们就围着吉普车捉迷藏,累了就躲在车底下的阴凉处歇一会儿。
我们最爱去的是运动场入口处的那条做买卖的过道。有卖吃的,什么麻花、面包、油条,还有卖玩的东西,五颜六色的气球,各式各样的水枪,还有卖冰棍和汽水的。
我们晌午饭是带来的鸡蛋,吃完了,会花五分钱买个冰棍,汽水太贵,我们舍不得买,倒是用节下的钱买回一支水枪。下午两点多钟,我们跟着二蛋爸爸心满意足带着一种幸福和收获,迈开大步,甩开胳膊,踏着麦苗回家了。
家乡运动会如今已经成了过眼云烟,这些年几乎所有的乡镇都不再举办运动会了,运动会已经成了历史。
这些年我也参加过一些体育盛会,会场条件好了,规模大了,但缺少了儿时那份参加运动会的企盼、愉悦、满足的心境,也找寻不到当年的乐趣了。
如今我经常想再挽起裤角,趟着麦苗,去乡里看一场苦中作乐的运动会啊。
我从小生活在乡村,自打记事时就知道麦苗长到没脚面了,就到了乡里召开运动会的时候了。
运动会是我们孩子做梦都想去的地方。老师说了乡里运动会的日期后,我们就天天掰着手指头数着还有几天到日子。
终于到了开运动会的日子了。不用妈妈喊床,我就早早地起来了,其实一夜都没有睡好觉,生怕起来晚了伙伴们都走了。随便地扒拉一口饭,揣过妈妈煮好的几个热乎乎的鸡蛋,又把爸爸给的几张角币小心翼翼地放在衣服里面妈妈给缝制的小兜里,再用别针别好,这才冲出家门找到前院的二蛋三蛋,二蛋三蛋他爸领着我们去乡里看运动会。当年我爸腿脚不好,开运动会我就跟前院二蛋他们一块走。
我家离乡里有二十多里的路程,为了能早点到乡里,我们就抄近道,走小麦地。我们在麦田里跑啊,跳啊,一会掐个野花,一会在软软的麦地上打个滚,有时还摔上一跤。这时二蛋爸会说,还不快点走,一会去晚了,检阅看不上了。我们便会老老实实地跟在他身后急急忙忙向前走去。
走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赶到了设在乡中学大操场上的运动会场。这时操场四周早已人山人海,我们个子矮就挤到了前面,坐在地上,等待着运动会开始。
运动会开始了,领导讲话,运动员代表发言等程序我们都不关心。只记得主持人大声宣布检阅开始,这时整个会场人声鼎沸,锣鼓齐鸣。乡直代表队、各学校代表队都穿着漂亮的服装,迈着整齐步伐通过主席台接受大会的检阅。
每个代表队由一名队员高高地举着写有单位名字的红色大旗,后面是五颜六色的彩旗方队,紧随其后是鼓乐队,图板队跟在后面,每四名学生抬着一块大图板,图板有的写着“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等标语,有的画着体育比赛的图案。最后是运动员方队,通常是学校参加体操表演的学生。每个代表队,每个队员都神采奕奕,精神饱满,显得特别神气。
我们最爱看运动会上的检阅了,都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地瞅着。当年我们好羡慕那旗手和鼓手,还有甩着胳膊,走着正步的抬图板的学生。
检阅结束后,接下来的比赛我们不喜欢看,我们几个人开始到处游玩。
一年一度的全乡运动会要开三天。这三天四面八方,南北二屯的孩子大人们都聚集到了乡里,看运动会主要是看那热烈隆重的检阅,检阅结束了,围观的人便少了一多半,人们开始闲逛起来了。
大人们常常去乡供销社看看有什么新鲜商品,我们这些孩子在运动场外玩耍。那时在村里很难看到小汽车,运动场外有很多吉普车,我们就围着吉普车捉迷藏,累了就躲在车底下的阴凉处歇一会儿。
我们最爱去的是运动场入口处的那条做买卖的过道。有卖吃的,什么麻花、面包、油条,还有卖玩的东西,五颜六色的气球,各式各样的水枪,还有卖冰棍和汽水的。
我们晌午饭是带来的鸡蛋,吃完了,会花五分钱买个冰棍,汽水太贵,我们舍不得买,倒是用节下的钱买回一支水枪。下午两点多钟,我们跟着二蛋爸爸心满意足带着一种幸福和收获,迈开大步,甩开胳膊,踏着麦苗回家了。
家乡运动会如今已经成了过眼云烟,这些年几乎所有的乡镇都不再举办运动会了,运动会已经成了历史。
这些年我也参加过一些体育盛会,会场条件好了,规模大了,但缺少了儿时那份参加运动会的企盼、愉悦、满足的心境,也找寻不到当年的乐趣了。
如今我经常想再挽起裤角,趟着麦苗,去乡里看一场苦中作乐的运动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