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日子过成诗 - 赵杰安
发布时间:2016/5/13 | 来源:作者投稿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媒人家的小院里,白白的月光下,他和她见面了。她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才女,上过小师范,写一手好诗。他也是普普通通的庄稼人,脸上写着农村汉子特有的憨厚与朴实,还有对她的景仰,甚至几分羞涩与忐忑。她说,等到你给我写一百封信的时候,我才会嫁给你。他真的写了一百封信给她。
2001年,婚后的某一个夜晚,她对他戏言:“你还不是我今生要等的人。”他看得懂她在诗里的诉说:“婚姻已经启程/爱情总是慢半拍”。他沉默了好久,还是有点木讷,“那就让我试着,慢慢去爱你。”那春华秋实的一亩三分地,没办法拴住那对年轻人的心。他们想带着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到了小城,她应聘到学校教书,他去学理发的手艺;稍稍安定了些,他们就把孩子从村子里接来。无巧不成书!大学毕业后,我竟然与她成了同事,竟然在他们住的院子里租了一间房。当时,同事老胡、老耿这两家,也在那个院子里租房住。他需要练习理发的基本功,老胡、老耿,还有我,仨男子汉主动请缨,把脑袋全都贡献出去。三户人家,加上我这个单身汉,茶余饭后,谈笑风生,其乐无穷。时逢仲秋,院子里的石榴树,硕果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石榴们,或许受到了我们的影响,也都咧着嘴笑。2003年,她的诗《朝圣的路上》发表,“树准备好绿/花准备好香/蚕准备好茧/鸟准备好翅膀/我准备好爱和力量”,写满了自己的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诗人为邻,俺骄傲!
不到一年的光景,我离开了那所学校,也离开了那个小院;渐渐忽略了他们的消息。一晃十多年,近乎于没有他们的消息,在《鲁西诗人》上也几乎读不到她的诗。也曾听到她在不久后从学校辞职,也曾听到他不再理发,也曾听说他们远走天涯……
我曾一度弱弱地怀疑,她哪里是诗人啊?即便是相对安定的那几年,天天忙着给孩子们上课,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时间接送;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一顿三餐没办法再普通了;做饭休息批改作业,全在那间屋子里;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比她老公都爷们儿……为了生活,在人间烟火里颠沛流离,她还哪有半点诗人的样子?
就在2016年春节前后的一次文学沙龙活动中,从诗人翠薇大姐那里,我不经意间得到她的微信联络方式,幸甚至哉!加上微信,我联络上暌违已久的她和他。
他们在青岛打工,在郊区的海边买了一套房子。工作依然忙碌,生活依然清苦。
看这张照片,以中山公园灿烂的樱花为背景,夫妻两人微笑相拥,我猜是他们的宝贝拍摄的。她附着这样一首诗:“我不要金项链/不要金戒指/不要金耳环/不要,这些和我要的幸福无关/陪我,坐下来喝杯茶/伸出手/让我摸摸你手里新长出的茧/这一刻,我是麻衣神相/我能断定/这双手/会给我幸福的晚年”。我在他的微信里看到:“让孩子在这里完成学业/我们再去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喔!没得治了,两个人一唱一和的,太文艺了!莫非,“热恋”之中?
再看这张,是他们的房子吧?!不大,也不奢华,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再瞧瞧她的文字:“我把对这个世界的所有的爱/折叠进诗歌里/简了又简/短了又段/直到它像一枚小小的钥匙/足以放进你的手心/握紧它/去打开排着队到来的困难”。这是对生活怎样的一种义无反顾,怎样的一种热爱和虔诚?
他们吃不起海参、鲍鱼和龙虾,等到大海退潮的时候,去沙滩捡拾海红、海星、海蛎子,洗干净用水煮着吃,就是人间的美味。他们在路边釆了野生的枸杞嫩苗,仿照薛宝钗和探春的吃法,也做一道“油盐爆炒枸杞芽”,来品尝红楼里的味道。他们用这样的方式爱孩子,“像把小羊放牧在草原/把你放逐在书海/从九点到下午四点/中间你抬头/用一张四元的煎饼果子打发饥饿/难得啊/童年有这样一份忘我”。
……恕我浅陋,我太小瞧了她和他!对于他们而言,诗歌发不发表,有没有诗人的称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生活始终如一的执着和热爱!
“我们终于学会心平气和/面对种种貌似强大的困难/只要我们不被它们打败/它们就会友好地走进我们的生命/长成精神世界里的/钙。”他和他微信里晒出来的照片,无不是一树繁花,无不是笑意盎然,无不是阳光明媚……
她,笔名冰川,却对生活却有着火一般的热情。
他,是她的爱人,是用行动去诠释真爱的男人。
真好!他们,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精致的诗!
2001年,婚后的某一个夜晚,她对他戏言:“你还不是我今生要等的人。”他看得懂她在诗里的诉说:“婚姻已经启程/爱情总是慢半拍”。他沉默了好久,还是有点木讷,“那就让我试着,慢慢去爱你。”那春华秋实的一亩三分地,没办法拴住那对年轻人的心。他们想带着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到了小城,她应聘到学校教书,他去学理发的手艺;稍稍安定了些,他们就把孩子从村子里接来。无巧不成书!大学毕业后,我竟然与她成了同事,竟然在他们住的院子里租了一间房。当时,同事老胡、老耿这两家,也在那个院子里租房住。他需要练习理发的基本功,老胡、老耿,还有我,仨男子汉主动请缨,把脑袋全都贡献出去。三户人家,加上我这个单身汉,茶余饭后,谈笑风生,其乐无穷。时逢仲秋,院子里的石榴树,硕果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石榴们,或许受到了我们的影响,也都咧着嘴笑。2003年,她的诗《朝圣的路上》发表,“树准备好绿/花准备好香/蚕准备好茧/鸟准备好翅膀/我准备好爱和力量”,写满了自己的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诗人为邻,俺骄傲!
不到一年的光景,我离开了那所学校,也离开了那个小院;渐渐忽略了他们的消息。一晃十多年,近乎于没有他们的消息,在《鲁西诗人》上也几乎读不到她的诗。也曾听到她在不久后从学校辞职,也曾听到他不再理发,也曾听说他们远走天涯……
我曾一度弱弱地怀疑,她哪里是诗人啊?即便是相对安定的那几年,天天忙着给孩子们上课,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时间接送;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一顿三餐没办法再普通了;做饭休息批改作业,全在那间屋子里;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比她老公都爷们儿……为了生活,在人间烟火里颠沛流离,她还哪有半点诗人的样子?
就在2016年春节前后的一次文学沙龙活动中,从诗人翠薇大姐那里,我不经意间得到她的微信联络方式,幸甚至哉!加上微信,我联络上暌违已久的她和他。
他们在青岛打工,在郊区的海边买了一套房子。工作依然忙碌,生活依然清苦。
看这张照片,以中山公园灿烂的樱花为背景,夫妻两人微笑相拥,我猜是他们的宝贝拍摄的。她附着这样一首诗:“我不要金项链/不要金戒指/不要金耳环/不要,这些和我要的幸福无关/陪我,坐下来喝杯茶/伸出手/让我摸摸你手里新长出的茧/这一刻,我是麻衣神相/我能断定/这双手/会给我幸福的晚年”。我在他的微信里看到:“让孩子在这里完成学业/我们再去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喔!没得治了,两个人一唱一和的,太文艺了!莫非,“热恋”之中?
再看这张,是他们的房子吧?!不大,也不奢华,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再瞧瞧她的文字:“我把对这个世界的所有的爱/折叠进诗歌里/简了又简/短了又段/直到它像一枚小小的钥匙/足以放进你的手心/握紧它/去打开排着队到来的困难”。这是对生活怎样的一种义无反顾,怎样的一种热爱和虔诚?
他们吃不起海参、鲍鱼和龙虾,等到大海退潮的时候,去沙滩捡拾海红、海星、海蛎子,洗干净用水煮着吃,就是人间的美味。他们在路边釆了野生的枸杞嫩苗,仿照薛宝钗和探春的吃法,也做一道“油盐爆炒枸杞芽”,来品尝红楼里的味道。他们用这样的方式爱孩子,“像把小羊放牧在草原/把你放逐在书海/从九点到下午四点/中间你抬头/用一张四元的煎饼果子打发饥饿/难得啊/童年有这样一份忘我”。
……恕我浅陋,我太小瞧了她和他!对于他们而言,诗歌发不发表,有没有诗人的称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生活始终如一的执着和热爱!
“我们终于学会心平气和/面对种种貌似强大的困难/只要我们不被它们打败/它们就会友好地走进我们的生命/长成精神世界里的/钙。”他和他微信里晒出来的照片,无不是一树繁花,无不是笑意盎然,无不是阳光明媚……
她,笔名冰川,却对生活却有着火一般的热情。
他,是她的爱人,是用行动去诠释真爱的男人。
真好!他们,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精致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