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回家,是最温暖的词 ——读海飞长篇小说《回家》有感 - 孙 荔

回家,是最温暖的词 ——读海飞长篇小说《回家》有感 - 孙 荔

来源:作者投稿  | 发布时间:2017/1/23


人的一生就像风筝,无论飞多远,家里始终是一根线牵着自己。
这部小说是写战争、写江南,写爱情,期待和平,回归温暖的人性。作家海飞《回家》的故事,发生在一九四零年的春天宁波一个叫鄞江的地方,国共两军的伤兵,在一场大战后同时逃蹿到一座叫“四明”的小镇,同时进入戚家祠堂养伤。冬天来临,他们一直想要回家,这时却意外地接到上级的作战命令。
作品虽是描写战争,但更多是跌宕起伏的爱情、友情和生死抉择。海飞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细腻心理,这里的矛盾、变化、决择,都为故事本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柳春芽、牛花花、海棠、张秋水还有小碗等风情又刚烈的女人,在上演着一幕幕属于她们自己的爱情。当陈岭北带着他的伤兵们回到朝思暮想的家时,他牵肠挂肚要娶为妻的嫂子棉花,却因被日本兵糟蹋愤而跳潭自尽……疼痛中惊醒的陈岭北和他们杂牌队伍,没有一个人再想回家,而是一起到南通加入新四军,继续接受战火的考验和洗礼。
这里的“回家”,有着深层次的涵义,回家,就是和平的宣言。战争,正是战争扭曲了侵略者原本良善的心灵。可耻的“圣战”,使多少原本良善的日本青年变作杀人魔头,妻离子散,甚至远死他乡。作家木心说:“人性中最大的可能性是艺术,靠宗教,靠政治都不能拯救人性,倒只有文学和艺术可以拯救人性。”话虽有些偏颇,但也不无道理。
战争和杀戮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说,是源于人性的溃败与癌变,而文学和艺术,却正好给了我们反观和修正畸变的人性的可能和机会。
回家,是最温暖的词。海飞以一种潮湿绵密诗意的文字,展现《回家》更深远辽阔的精神内涵。作品充满了江南的意象,虎扑岭、鄞县、小镇、祠堂、戏班等,小说有着良好的文学质地,作品有强烈的画面感和现场感,《回家》像一部美国的老电影,没有太多的战争正面描写,把笔墨落在了他们在暂时停泊的小镇发生的故事。
海飞称,这是致敬抗日老兵的一部长篇小说,与其是小说,不如说是纪实。《回家》是从一个独到的角度,去还原和揭示一场战争复杂的内涵与本质,有沉痛的历史创伤记忆,有一个民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奋起抗争,是对于侵略战争的原罪之拷问。《回家》是难得的一部可读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优秀长篇小说。在这里家变得深远而辽阔起来,并渐渐上升到家园、家国的层面,甚至精神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