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庐山掠影 - 潘爱娅

庐山掠影 - 潘爱娅

来源:作者投稿  | 发布时间:2017/1/1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知道庐山这个名字,就是从这首诗开始的。真正见到它真面目,也就是这两日的跟团旅游吧!以前也听过不少关于庐山的描述,那都是些虚无缥缈的印象。等我站到了庐山上时,才有了真切的体会,才知道为什么有人赞美庐山是“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了。
庐山,其实就是一副立体山水画卷,用什么词来形容都不过分的。那种江环湖绕,谷幽壑雅,茂林修竹。那种泉流瀑飞,云吞雾漫,还有那些悠久历史所留下的优胜古迹,无不向外来的游客展现着,诉说着,庐山的秀,庐山的美,庐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匆匆游客,所能领略的只是庐山之一角。我也只能用双眼匆匆的摄下所见到的一点点掠影,写一点文字,作为到此一游的一个纪念吧!

庐山的树

到达九江市后,改乘旅游观光车上山,据导游小姐说,还有二十四公里的盘山道才能到旅游风景区。这二十四公里的山路有三百九十六道弯,这对于我没有见过大山的人来说,是件很新鲜刺激的事。
公交大巴在盘山道上,扭来扭去像是在扭秧歌,速度较慢。这正好有时间让我们饱览车窗外的景色。在这初夏季节里,连绵的庐山,极目之处见不到裸露的地方,皆是绿茵茵的树木。给我的错觉就像是进入了绿色的海洋,觉得自己如鱼儿般在绿海里游弋。我是刚从钢筋水泥的树林里走出,突然进入了苍翠葱茏的草木树林里,其心灵上的清新感受,是无法用文字能够描述的。
有人的地方大概都有树木,是树木大概都是绿色的。然而,庐山的树木绿得却有所不同。也许是依江傍湖,也许是一年四季山上云雾缭绕的原因。庐山的树木,绿得发翠,绿得流油,绿得能挤出水来。
庐山是植物荟萃之山,竹木茂密,树种繁杂,绿茵如盖的古树到处都是。跟着导游小姐一路走来,是哪一条线路我没有记清,只见那沿途二面皆是参天古柏,高大,整齐,抬头望不见树顶。
三十多分钟的路程里,全是成片成片的古柏林,少有杂树掺杂其中。柏树是正直的树,树干笔挺,这我在别的地方也见过。而庐山的古柏,更是正直。因为太多太茂密,哪怕是石头缝里冒出的一棵苗,都是笔直坚挺。这些树少了繁茂的枝叶,多了笔者的树干。
行走在这古柏林里,入眼之处,皆是正直笔挺粗壮的树身,如穿行在正人君子的群里,敬慕之感油然而生。我认为,庐山的树木, 除了那著名的三宝树,除了那满山的绿色,遍布山林的这些古柏,也是值得称颂一番的。
                          

庐山的水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在庐山尤为凸显。庐山除了靠长江依鄱阳湖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身的水系也是非常的发达。车在盘山道上扭来扭去的向上攀爬,不经意间,就有一座小湖泊窝在群山之间,那最是让人养眼的。
想想看,被绿意葱茏的小山环绕,被苍松翠柏衬托,被艳艳的映山红照耀着,那小小的湖简直就像是块镶嵌在锦绣丛中的碧玉。 这是自然形成的,是天然的,与我们城市公园里的人造湖有着天壤之别。
庐山的树木多,水更多。以致于,庐山上的空气都是湿漉漉的。石窟缝穴里的水源源不断的流出,形成了泉,瀑,涧,潭,湖。像那三叠泉,玉帘泉,温泉,石门涧,白鹤涧。黄龙潭,乌龙潭,如琴湖,琵琶湖等等,这些水系形成的地方,都已经成了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最能让我心动的是那些由石头缝里流出来的水的清,水的澈。这些清澈如玉的水经过奇峰怪石间的喷,泻,就变成了美不胜收的瀑布,涧潭,形成了美景,在庐山就有了名气。
像那藏在林荫小峡中的黄龙潭,由上部峭壁峰中的一股清泉沿石峰灌木丛间涌出,犹如是一缕银丝,又像是一皮白练,泻洒飘落在底部的水潭里,溅起的水珠又犹如是珍珠在跳动,晶莹剔透。喷洒的水丝成了雾水,落到身上脸上,凉凉的,空气里有种甜甜的味道。
乌龙潭的水也如黄龙潭一样的清澈,环境更为优雅。这里的水流淌得清缓,同样的是绿茵掩映,树木蓬勃,巨大的岩石平铺潭底显得平坦。有五股清泉从隙缝里轻松而下,落到这些岩石上,响而有调,如有人弹拨婉转悠扬的丝弦,美妙动听。据说,这里曾经是电影“西游记”水帘洞的拍摄景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曾经被李白赞颂过的黄崖瀑布,更是险竣,只能远眺,不敢近观的。见到它,真正领会了什么叫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和那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妙,是怎样的震撼人心了。

庐山老别墅


以为去庐山旅游是去看山,其实不然,庐山原来还是一座城。而且还很现代化。外面能买到的东西,这里照样买得到。不同的是,这里楼房不太高,大都是二三层小楼。特别的地方,是这里的屋顶都是红色铁皮做的。那些红色小楼错落有致的散落在庐山的树木丛里,远望就像是开在山间的一朵朵红花,这些绿树映红楼的景象,无疑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无限的魅力,也引来无数的观光客。
由于庐山山峰纵横,山景幽奇,自古就得到人们的倾慕热爱。也就引来了古今中外,那些探奇寻幽的人们来此造屋筑庐。据说现在庐山大小房屋有一千多幢,仅各国遗留下来风格不同的别墅就有三百五十五幢,这些老别墅基本上还保留着原始轮廓和原貌。
在庐山牯岭,就是中西别墅荟萃的地方。这里的老式别墅都是用石头砌成,形态风格又各不相同,但一色的都是红色铁皮顶,都带有欧式风貌。我们游览了老别墅教堂,听说还是一九八几年欧洲传教士建造的。
我曾经在别人的游记里看过描写这些老别墅的文章,此次真实的见到,更形象的领略到那些欧洲的建筑风格,和那些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所住所行。
在老别墅蜡像馆里,听导游诉说着外国传教士在庐山的侵略行为,心情很是沉重。那些传教士迷恋上庐山风景,在此收买山林和土地,奴役中国山民为其建造别墅。看到那传教士指手画脚,山民被沉重的石块压弯的腰,游客们都情绪愤怒。好在,侵略者已不存在,现在的山民已是庐山的主人了。
来庐山看老别墅,必定要去看看“美庐”的。导游说,美庐是最俱人文景观的一个景点,是庐山老别墅的一个代表。这是幢掩隐在绿茵深处的三层小楼,英国劵廓式的风格。据说,是英国一位贵族建造于一九零三年的豪华别墅。二二年转让给了宋美龄的英国女友泰莉女士,三三年,泰莉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宋美龄,以后就成了蒋介石夫妇的夏季行宫。
蒋介石很喜欢这幢别墅周边的美景,也因为宋美龄的名字里有个美字,就给别墅取名叫美庐,并命人将美庐二字刻在了别墅旁的巨石上。以前,美庐是一处“禁苑”,是不对外开放的。如今的美庐,已经掀起了面纱,向世人敞开了真面目。
美庐的内部结构,无非就是些客厅,会客室,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在那个年代可能很是了不起。拿到现在来说,也不比一些乡村富豪的别墅好到哪里去。因为曾经居住的主人不同,和一些风云变幻的历史,遂成了人文景观。
像美庐这样的老别墅,在庐山牯岭比比皆是。除了外国留下的,还有很多是民国时期那些军政要员建造的别墅。有些是建国后发展起来作为老干部疗养院的,现在都已向游客开放,成了庐山的一道道旅游风景点了。对游客来说,也是值得一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