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开心姐和她的《开心集》 - 叶芳红

开心姐和她的《开心集》 - 叶芳红

发布时间:2016/5/8  | 来源:作者投稿

闲适的午后,泡一杯香茗,在茶香袅袅里,读开心姐的《开心集》,赏心悦目之余,似曾相识的风物人情更让我感受到邻家姐姐的那份亲切。

近三百页的《开心集》,握在手里沉甸甸的,淡灰色封面上,“开心集”三个竖排黑体字引人注目,书名下方是几朵红艳艳的小花儿,象征着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爱,旁边是一行小字:开心是人生的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境界。让我们从开心出发……想必这也是开心姐出这这本书的初衷吧。

开心姐出书是意料之中的事,怀才犹如怀孕,瓜熟蒂落正常不过。开心姐是桐城文坛近年名声鹊起的人物之一,因为历史原因,年少时读书受阻,出身书香门第的她,在五十岁退休后重拾少年时的梦想,从2010年投稿以来,一发不可收,热爱加天赋。短短的几年时间,三百余篇小说散文见诸报端杂志,写着写着,不经意间就把文学爱好者写成省作协会员。每上一篇文,开心姐都在空间里存档,看得一帮文友是眼热羡慕,在我的想象里,开心姐像一棵逆生长的树,别的树已经落叶纷飞,萧瑟凋敝,她却繁花满枝头,硕果压断桠。

开心姐注定是桐城文坛传奇式人物。

热爱文学的人多,投稿的人也多,但像开心姐如此高的上稿率确实少之又少。那天到她家去拿书,当面谈到这个问题,开心姐乐了,她笑着承认,凡投出去的稿基本没有落空的,多数文章是几家刊物相继刊用。聊到她的写作风格,她谦虚地笑,说,我只能是这样的调调了,想突破也不容易。我心里明镜似的,就她那样的“调调”,一般人想学也学不来的,芝麻绿豆大的物事,在她的笔端,却总能娓娓道来,迂回“絮叨”里你却又觉得有恰到好处的美!

开心姐本名潘爱娅,是《张玉良传》中潘赞化的同族后人。文脉也是有传承的吧,开心姐的厚积薄发,与书香门第“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是有关联的。这从她多篇文字都看的出来,《停电的夏夜》里就有教师父亲乘凉时教姐妹对词儿的往事:平时不拘言笑的他,摇头晃脑的吟咏着:“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小小的我还识不了几个字,哪来自己的文化呢,这时的塘坝埂上已是鼾声一片,我那被逼兴奋了的神经,突然灵光一闪,脱口而出:“清风对明月,虫鸣对鼾声”……瞧,从小就这样的聪慧,脱颖而出是早晚的事。

生活于开心姐来说,也有许多不公和无奈。幼年失学,正该读书的年纪却早早辍学回家劳动,青年时诸多不顺,为了生计,坚强勤劳的她,只得辛苦做各种零工赚钱养家,得点空闲,不忘读书学习,在低谷中始终坚持自我救赎,她的一双儿女在她的严格要求和影响下,都收到良好的教育,工作体面,生活安逸向上。如今,她和老伴像一对老鸽子,相濡以沫,含饴弄孙,植花种菜,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细读《开心集》,不难发现,开心姐是用心生活的人,“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是她文字的主旋律。《开心集》的厚重不止于文字发表的数量,重要还在于内容质量上,半世阅历里有着对本土民俗的记录传承,时代变迁的印迹,乡关旧影的回望,家常味道的盘点……她的文字不仅是个人阅历思考的集中呈现,也是对生养我们的这方土地的深情回馈,我们有幸读到她的人,除了报以诚挚的喝彩外,还有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