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寄往洛阳的一封家书

寄往洛阳的一封家书

发布时间:2024/11/22  | 来源:多伦多钟丁玲女士

尊敬的洛阳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

第33届世客会筹委会领导、志愿者

亲爱的洛阳市的乡亲们:

  您们好!

  请接受我、钟丁玲,一位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客家女儿对您们的诚挚问候!对洛阳市各级领导、第33 届世客会筹委会全体工作人员、众多的大会志愿者给予第33届世客会的真情投入及做出的空前贡献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第33届世客会十分成功、非常震撼、令人难忘。盛大空前的开幕式,我们从应天门城楼步入晚会现场;虎头山上的全球客属拜祖大典,使海内外客属代表有机会祭拜我们中原客家先民列祖列宗;大会闭幕式结束时,我们经过定鼎门踏入返程之路。本届世客会筹委会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祖根地乡亲们对我们海外游子的深情厚意,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回家的感觉真好!我难忘那些熟悉的和不认识的各国代表发自内心的呐喊:“洛阳,我们回来了、回家啦”!在我回到加国之后,“回家啦”的呼唤不时的仍在我耳边回响!

  洛阳世客会是一届意义深远的盛会,更是一场令我们充满温情的归乡之旅。我们14人的代表团在中国度过了永生难忘的时光。对我们部分团员而言,是他们首次踏上祖籍国的大地。我们中间有位94 岁高龄的李爷爷,是第一次参加世客大会,也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回到祖根地。他对这次世客会的节目安排激动不已,对当今祖籍国天翻地复的变化和强盛赞誉有加!

  我们从加国来洛阳途中,辗转北京、西安。在旅途中,我亲眼目睹了中国数千年文明古国的辉煌与壮丽。我们参观了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到洛阳游览了龙门石窟、白马寺;世客会之后我们又去探秘了太行山风光、古都安阳的甲骨文博物馆和曹操高陵等等。中国各地处处生机盎然、风光无限,使人流连忘返。

  2018 年,我有幸在多伦多主持了客家文化墙项目的启动。如今,这面客家文化墙已矗立于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成为我们传承客家文化的象征。在研究客家文化的过程中,洛阳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我想有一天,我应该致力把洛阳印象在多伦多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华人华侨了解洛阳,走进洛阳,以此来推动加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促进加中文化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现在,我们的团员均已回到多伦多。我们相聚时,总会提及当我们10 月23 日抵达洛阳龙门高铁站看到的“客家、回家”的横幅,令人难以言表的情感洪流涌上我们每一位的心头。我的家族130 多年来的海外奔波,随着我步入隋唐洛阳城的一刻,那一句句“欢迎回家”的温暖问候仿佛穿透了我的心弦。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不仅是自己归来,更是带着我的祖父母、父母、已故的姐姐对祖国的梦想与期盼一起回到了洛阳老屋卡。当我返程的飞机降落在多伦多机场时,我意识到我心永远留在了洛阳。我发微信问及全联会总秘书王长江先生“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时,他回信说:“那是你骨子里流淌着中华客家人的血,无论你身在何方,依然是客家人、永远的龙的传人、炎黄子孙。”他这些话语深深触动了我,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我更加明白了我们客家人在历史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上的独特位置。我们无论身居何方,我们的根在中原、在河洛。中国不仅是我们祖先的故土,也是我们这一代的“祖籍国”,是我永远挥之不去的梦中故乡。

  感谢洛阳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第33 届世客会筹委会的全体工作人员、志愿者,感谢您让我们找到了祖根地和回家的感觉。洛阳市委书记江凌在世客会开幕式致辞中用客家话道出的“欢迎转洛阳、欢迎转屋卡”的乡音会永远回响在我们心里。

  祝福洛阳的明天会更好!

  再见,洛阳!再见,中原的父老乡亲!我还会回来!

        此致

      敬礼

  

       多伦多钟丁玲女士

  主席 慧商动力友谊网络(加拿大) Empowering Women in Business (Canada)

  2024 年11 月22日


上一篇: 忧伤的琴键
下一篇: 戒诗 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