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提拔

提拔

发布时间:2024/8/13  | 来源:吴娟

  李颂在县农机局副局长的位置上干了五个年头了,眼看着和自己同期提拔的副科级干部,基本都转了正科,自己还是原地踏步,苦于没有人脉,心里很是着急,整天借酒浇愁。

  两月前,县里新调来一位分管组织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叫张浩,是李颂的高中同学,后来也有交往。此时县里要调整干部,农机局的局长也到了退二线的年龄。

  李颂心想,这次调整干部自己有人脉,副局长也干了五年,提拔是顺理成章的事。在酒场上朋友们也都说李局这次提拔很有把握。也有人建议他要给老同学意思意思。

  一天晚上,李颂带了三万块钱和两瓶五粮液敲开了张浩的家门,老同学见面还是像以前一样说话直来直去,李颂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浩。张浩说:“有想法是好事,但要按程序来。”又聊了一会儿,李颂留下三万元钱和两瓶五粮液起身告辞,张浩坚决不要,硬是把钱和酒塞到李颂手里,把李颂推出了门外。

  一周后,提拔干部的名单出来了,没有李颂。因为组织部门考察时,基层部门对李颂的评价是“有工作能力,就是爱喝酒,经常喝醉,当单位的一把手容易误事。”常委会上没有通过。

  李颂对这件事很有看法,在一些场合发牢骚说张浩不讲情面,不给自己使劲。另一方面,李颂也感觉很没面子。朋友们都知道他和县委副书记张浩曾是铁哥们,这次局长位置非他莫属,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从此以后,朋友们喊他喝酒,他也不去,工作上也提不起精神。

  转眼一年过去了,县里又要调整干部,有人劝李颂再找老同学努力一次。在一个周日,李颂直接拿了五万块钱硬着头皮去了张浩的家,张浩夫妇热情招待了李颂,饭后李松留下五万块钱匆匆告辞,张浩当时没有看见。他正忙于接一个电话。

  李颂在回家的路上,心里美滋滋的,他认为老同学收下了他的钱,一定会替他说话,自己的职务晋升一定有希望了。

  县委组织部门派人到农机局考察,同事们对李颂的评价是,“这一年来虽不喝酒了,但工作不积极主动”。常委会上又没通过。原农机局长退二线了,又调来一位新局长。

  事后,张浩夫妇带着李颂送给他们的五万块钱,来到李颂的家里,说明情况。李颂仍动情地说:“这次我虽然没被提拔,但老同学你肯定也给我使劲了,我不埋怨你,这钱你一定要收下。”他们聊了一会儿,张浩夫妇把钱留下就走了。

  农机局有了新局长,李颂想着自己这次提拔又没希望了,也就断了被提拔的念想。从此努力配合新局长做好各项工作,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深得大家的好评。

  又过了一年,李颂被调到交通局当了局长。在一般人的眼里,交通局比农机局厉害多了。李颂的朋友们都在私下议论,这次李颂一定是给老同学送了大礼,是这个人脉发挥了作用。

  李颂听了这些人的议论,既没有解释什么,也不在意他们说了什么,而是更加在新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经过这两年自己想通过人脉来达到提拔的过程,他自己心里最清楚,找谁都没用,想要走得稳走得远,只有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干好工作。


上一篇: 秋天的第一枚落叶
下一篇: 如火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