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四枝梅"与"四才子"

"四枝梅"与"四才子"

发布时间:2024/7/18  | 来源:周祝文

  说起鄂州市的"谷雨笔会",从1998年谷雨时节办笔会到2024年谷雨时节办笔会,已经坚持了26年,已经成了鄂州市的一个文化品牌。

  说谷雨笔会,必须说作家;说作家,当然有作品才是硬道理。26年的谷雨笔会,我见证了许多作家的成长,他们从几近默默无闻到知名度颇高,是伴着谷雨笔会而水涨船高的。

  鄂州市作家群里有一句戏称,说鄂州市的作家“阴盛阳不衰”。“阴盛”是指鄂州市的一群女作家,那真是群芳争艳:尤其是“四枝梅”,如雪中梅花格外香。

  传说中的一枝梅是胡雪梅。最早认识她时,她是《鄂州日报》的女记者;后来,读她的小说比读她的新闻报道多得多;再后来发展到,她的中长篇小说好雨后春笋,一年要完成多篇,如今已是国家层面的知名作家了。这是邓元梅,是鄂州的第二枝梅。她是网络作家中的大咖,已经发表了超过1000万字的小说,她的知名度之高,在鄂州市作家群中被大家啧啧称赞。最主要是,她让自己曾经是一个在《鄂州日报》无编制的女记者,变身成冬天住三亚,夏天到六盘水的女强人,把日子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二枝梅。

  第三枝梅是胡月梅,她的散文,那文字那意境跟她的人一样漂亮,这是一个老作家亲口说的,我之前认得她这个人,读过她的文章,但真正把她这个人和这个名字对应上的是这第26次谷雨笔会。

图片1.jpg

  胡月梅

  第四枝梅是洪梅,一位心静如水的诗歌创作者,诗歌写得有灵性又有乡土气息。当然,说鄂州市女作家如群芳争艳,那能让人如数家珍,从公安队伍副政委位子上退下来的杨武凤,真的是人中之凤,作品一发不可收;从乡村走出来的贺州,小说颇有特色,在鄂东南有很高的知名度。

图片2.jpg

  洪 梅

  鄂州市老一辈的如刘敬堂、姜锋青、彭祖怡等前辈是我永远敬仰的,在鄂州的作家群中,他们对我来说是高山仰止,如大神一般的存在,如同鄂州的最高峰四峰山,是难以逾越的山峰。

  在谷雨笔会26年中,我更见识了如刘国安、冰竹、杨卫平、李鹏、董晓平等作家。刘国安先生曾任鄂州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其诗歌创作几近一骑绝尘,他不愧是华师的高材生,最先是市委办公室的笔杆子,后来又当了水产局的领导,他文理兼通,在诗歌创作中打通了文史和数理的任督二脉,我最佩服他的是经常在诗意地书写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充满了数理化的绚丽色彩;更另人称道的是,他乐于提携文学新人,在任期间把作协打造成作家的娘家并形成传统至今,很多新人正是在他的帮助下步入文坛,一步步地成长、成熟。

  冰竹先生是鄂高中的化学老师,他的诗如化学实验一样,画面奇幻而美好。杨卫平、李鹏、方远志、董晓平,还有马先礼、杨林、杨纯等作家,都是白雉山边的汀祖镇人,杨卫平的剧本,李鹏的诗歌,其他作家的散文诗歌等作品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折射出鄂州市作家群里两个大群体:梁子湖畔、白雉山边,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执着、努力、不倦的追求,努力成就自己。

  这次第26次谷雨笔会,有许多年轻的新的面孔,留影时我有一种抢镜的“嫌疑”,我有幸和邓文兴、熊寿昌、徐胜利等三位知名作家坐在一起,有人戏称我们是“鄂州四大才子",我当然是沾了他们三位的光。邓文兴是个老作家,在诗歌、散文、小说园地闲亭信步几十年;熊寿昌是在鄂州市有很高知名度的老文化人,曾多年担任鄂州市博物馆馆长,不仅作品丰富,而且在书画,楹联,诗词歌赋甚么文物考古中有很高造诣;徐胜利是古诗词创作最体现其个人特色,近年又有许多文史研究方面的书藉出版。

图片3.jpg

  鄂州的“四大才子”,从左到右:徐胜利、熊寿昌、邓文兴、周祝文。

  谷雨笔会中,有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画面,有很多让人留在记忆中的人。张赤军,现在成为老人了,曾经也是大帅哥一枚。他是我们从“张记者”、“张编辑”,叫到“张总编”的老报人,每次参加谷雨笔会必发言,每次发言必说:“《鄂州日报》西山副刊,永远是我们鄂州市作协会员、文学爱好者的园地”。

  董晓平,一个抗日时期敢杀日本兵的汀祖镇董胜村人的后代,个性鲜明,爱憎分明,凭着对文学的挚爱,硬是把一个《鄂州周刊》办成了省内外有知名度的文学园地,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他人。

  林柳斌,以前我读过林柳斌的诗,清新脱俗有乡土气息,近年我到区政协工作,区政协委员中有个叫林柳斌的,我以为此林柳斌和彼林柳斌名姓相同,前几个月才知是同一个人,总算把印象中的两个人合二为一,顿感格外亲切。

  熊新舟近几年常有散文和诗歌发表,而且文笔越发老练成熟,这位当年华中农业大学的高材生,竟然跟人说“写作,是周部长引我上路的",让我兴奋不己。其实,我在鄂城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位上,也曾经挖掘培养推荐了一批像熊新舟这样的文学新人,把他们推到了市作协。

  刘国斌、袁明东、徐杏红,毛慧梅等作家,或工或商或从政,均事业成功,创作丰收。一大批男女作家、诗人,为市作协增光,为谷雨笔会添彩,为鄂州市讴歌、为新时代喝彩,他们讲好鄂州故事,为鄂州创作了大量精品,推进了鄂州航空都市的建设,为鄂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贡献了强大的人文力量。

  在第26次谷雨笔会结束的当天晚上,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以上文字。在这26年里,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其实一直很惭愧,自己没有任何可以拿得上台面的佳作,更没有取得引人注目的创作成绩。26觉谷雨梦,从现在起,我要对文友们说:我来也!我愿意和你们一道,以加入作协的初心和归零的姿态再出发,在文学的道路上开启新的征程!

                                                                                                  2024年4月27日晚上作于鄂州家中


上一篇: 我的心伤
下一篇: 病房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