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六零后的“勤俭节约症”

六零后的“勤俭节约症”

发布时间:2024/4/30  | 来源:石少华(苗族)

  我们一大帮六零后的男人常在一起聚会。大腹便便、身材肥胖是大家的共同特点。

  黄勇说,他天天跑步,锻炼身体,就是不见廋下来;老易说,他每天要走两万步,家里有车都不开;老田每天早晨下江里游泳,即使冬天也没放弃,他不知道为什么体重不减。有几个朋友在体检时还发现了一些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的毛病。

  大家坐在一起寻找原因,有人说是年纪大了,消化功能差了;也有人说是生活好了,油水重了;还有人说是口味好,吃得多。大家说的只是结合个人总结原因,不具备普遍性。

  继续聊,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共同点。原来大家在家里的地位都不高,都给夫人做饭打下手,负责择菜、洗菜和洗碗。而夫人做饭做菜时,怕不够吃,总要稍稍多煮点饭、多炒点菜。常常一顿饭吃完,饭菜还会剩那么一点,收进冰箱嫌少,丢了可惜。

  我们这帮人都是六零初出生的,大家或多或少都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人生长在农村,有的人当过知青下过乡,还有的人配偶家是农村的。即使没有上述经历的,按我们这个年龄,当年读小学中学,农忙时,学校都组织过支农。大家都能体验农民稼穑的艰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于是,剩下的饭菜在我们收拾碗筷时,就全倒进了肚子,哪怕是刚刚吃饱饭,胃里还胀着。我们戏称这是六零后的“勤俭节药症”。

  患了这个“症”,日积月累,大家个个整齐划一有了圆圆的啤酒肚、宽阔的胸膛、微胖的脸。体检时,有毛病的、没毛病的,医生一看是胖子,都会叮嘱:“七分饱,多运动,要减肥!”

  开始,对医生的嘱告,我们置若罔闻,一笑而过,依旧保持着以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体重不仅未减轻,还在不断增加。结果没病的,有人发现了苗头,有病的开始病情加重,有的住了好多次医院。

  今天早晨晨练,我们这帮六零后的男人如往常一样聚在江边,大惊失色传着我们中的一哥们昨晚死亡的消息。这哥们儿是因肥胖引起的继发性的疾病导致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下降而死亡的。

  黄勇面如土色,表示从明天起,他要荤素搭配,注重营养。黄勇特别喜欢吃肉;老易局促不安,说以后他要少喝酒,吃饭不过量。老易的酒量、饭量是出了名的;老田嗫嚅道,还是少吃为妙。老田是出了名的美食家。

  从明天起,让夫人们不要做那么多饭、菜,不给“勤俭节药症”生存的空间;从明天起,我们轻松开心地过好每一天。


上一篇: 药的偏方
下一篇: 刘富山的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