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龙年说“三龙”

龙年说“三龙”

发布时间:2024/1/23  | 来源:梁征

  玉兔归宫,十二年一轮的农历龙年又到了。“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是一种神圣、祥瑞的象征。在十二生肖中,十一个属相都是具体的动物,唯独龙是虚拟的,排在第五位。龙的图案和传说可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文化。《说文解字》介绍:“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如今,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只要提到“东方巨龙”,人们就会跟中国联系起来。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早已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

  神话的龙。五千年文化积累,龙成为一种徽章、一种信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龙的影子:面有“龙须面”,糖有“龙须酥”,水果有“龙眼”,药材有“龙骨”,封建帝王更是自诩“真龙天子”;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将神化了的龙融入建筑名胜、服饰冠履等各种工艺品的设计制作中,无论是大型的床榻、橱柜、落地大屏风、宝座,还是小巧的架、几、凳、盒、匣等,龙都可以见到龙的形象;全国各地以“龙”命人名、地名者,更数不胜数,据说仅在重庆,带“龙”字的地名就超过千个……

  吉祥的龙。在老百姓心目中,龙是一种吉祥的神物。据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舞龙来求雨了,后来舞龙成了一种重要的民间喜庆活动。现在不少地区逢有节庆都有舞龙活动。在我国南方,端午节龙舟竞渡也是一个古老风俗。人们办喜事,常剪贴龙凤彩纸以示吉祥。民间戏曲中有“龙凤呈祥”、“游龙戏凤”、“打龙袍”、“双龙会”。节日有“二月龙头节”,古人崇敬“龙王神”、“青龙神”。人们爱子心切,俗语有“望子成龙”之说,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再翻一翻汉语词典,只要与“龙”沾边的词,多含神勇、力量之义:生龙活虎,卧虎藏龙,龙马精神等等。

  权威的龙。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龙之所以具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是与传说及神话中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无比神通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龙几千年来往往成为中国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因此,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他们的身体叫“龙体”,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乘的车、船叫“龙辇”、“龙舟”……总之,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的神话传说,遍及世界,神奇的龙,在民间也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体现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话春联

  “欢天喜地过大年,家家户户贴春联。”过年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因为在春节时张贴,故又得名“春联”。

  据史料记载,春联始于五代。公元964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下令要大臣在“桃符”上题写了两句吉语献岁,但不中意,便自己提笔写下“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其气势磅礴,气贯长虹,颇有君王之气,这便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春联真正普及民间并写在红纸上,还是明朝后的事。潘宗鼎的《金陵岁时记》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即现在的南京时,有一年除夕前日,忽然心血来潮,命公卿士庶门上一定要贴出春联,表示一番新气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春联以为娱乐。当时具代表性的春联如:“万象更新,一元复始”“国恩家庆,人寿年丰”。从那时起,春联在民间流行并盛行不衰,成为我国独有的民俗与文化。春联把春节点缀得春意浓浓,喜气盈盈。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一家家、一户户、一副副字体不一、内容丰富的对联,彰显的是一个家庭的精气神,寄托的是新一年的希望,表达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对国富民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广泛流传的民间谚语中有:“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九,贴倒酉”之说。春联的写法讲究,贴法更讲究,如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人们故意把“福”字倒着贴,意为“福到了”;也有人把“富”字写成平宝盖,意为“富无头”,处处体现着吉祥与祝愿。从对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万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欢欣和对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

  清朝时期,在辞旧迎新之际,从官府到民间张贴春联已趋于鼎盛,春联的形式种类和文学艺术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后来,春联延续发展至今,形式上有红纸、烫金字、剪纸、书写、印刷等多种表现形式,内容上更是与时俱进,反映并记录了一个年代或一个时代的壮举盛事,也成了那个年代或时代的烙印。

  年是团圆、祥和的象征,是喜庆、热闹的日子。又是一个新年,世界各地但凡有华人生活的地方,大红的中国结,喜庆的春联无疑都是一道靓丽风景。


上一篇: 地震云
下一篇: 寄枝腊梅送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