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立冬的味道

立冬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3/11/28  | 来源:中华日报

  宋代诗人陆文圭在《立冬》诗中写到“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秋天的景色还未褪去,立冬披着清晨的露珠,踏着黄花落叶,裹挟微凉的寒风,飘飘然到来。

  我的故乡,一进入立冬,景色就别有风味。一望无际的稻浪阵阵飘香,仿佛大地镶上金色的外衣。农人们踩着秋天的尾巴,披上微露的晨光,来到田野,弯腰挥镰,稻杆齐刷刷地倒下,人们再把稻杆放进打稻机中,隆隆声中,碎金子般的稻谷簌簌地脱落。田埂上,来回穿梭的翻斗车一辆接一辆,热闹非凡。田野上,奏响了一首丰收序曲。

  立冬挖红薯是童年里最期待的事。立冬一到,红薯地里,薯叶墨绿,葳蕤攀爬,硕大的薯叶掩映处,开满了粉紫色的红薯花,像无数小喇叭,呼啦啦地吹响。红薯埋头在泥土里,正悄然生长,酝酿着甜蜜的美梦。慢慢地,泥土里红薯的身躯变得滚圆肥硕。我和母亲趁着艳阳高照,拿着铁揪簸箕来到地里挖红薯。那绿油油的红薯苗的用处很大,可以用闸刀切碎晒干喂牛,有富余的时候,还可以在赶集的时候,到街上去卖钱。那时候的人们,是不舍得一把火烧掉它们的。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母亲挖好红薯后,用蛇皮袋装好后,连同一把一把的红薯苗一起装车,母亲总要装满一木板车才肯回家,难为一米五个头的她一个人拖动这么重的一车东西。小小的我心里有大大的疑惑,母亲为什么从来不说饿,也从来不喊累,她好似总有使不完的力气。而精疲力尽的我,每次都巴不得木板车上能有个自己的位置。

  有时,我们还会在地里挖个窑,边挖红薯边煨红薯,红薯挖完,满地也飘着香喷喷的红薯味,一口咬下去清甜入胃,那时我就觉得这就是立冬的味道。红薯拉回家后放在墙根边晒太阳,待到三九寒天,满屋子都会飘出烤红薯的香味。一只软糯香甜的烤红薯,足以慰藉我们在严寒中瑟瑟发抖的身心。

  立冬,我的家乡有“吃蛋卷”的习俗,寓意着把整个冬天卷进温暖的被窝里。一家人在一起做蛋卷,父亲打蛋皮,我剁肉沫,弟弟摘葱花,一家人制作立冬美食。入夜,一家人坐下来一起吃蛋卷,再炖一只姜母鸭,炒一盘大白菜,温一壶酒,吃立冬的晚餐,其乐融融,时光悠悠、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上一篇: 岁月二十行
下一篇: 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