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自讨没趣

自讨没趣

发布时间:2023/11/23  | 来源:唐胜一

  八一建军节前,小晓作为上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场的退役军人,写了篇《军训》的小小说投给了本市报纸的副刊编辑。他信心满满地等着那几天,深信《军训》会发表。7月30日和31日没有发……,到8月5日都没见报,他明白发表不了。

  今年的国庆、中秋两节相连,小晓分别写了篇国庆的散文和中秋的微小说,提前7天投给了本市报纸的副刊编辑。他心想,这二选一应该没问题吧?

  小晓是3年前从县政府的副县长岗位退休,在职时喜欢写点东西,却鲜见报刊发表,自费出版过4本书,据说推销得不错,赚了不少的钱。

  国庆、中秋节里,小晓又失算了,自己的作品没在报纸上发表。他把近期市报副刊发表的作品与自己作品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作品并不差到哪去,发表的作品也并没有强多少啊?

  临近九九重阳节,小晓写了篇夕阳红方面的作品,投给市报副刊编辑,且附言:编辑好!自建军节至重阳节,我已给你投了四篇与节日有关的作品,前三篇均无消息,希望这篇能被发表。其实,我比较过市报发表的作品,并未感觉比我的作品好。

  编辑礼尚往来地给他回复:小晓作者好!你的作品最后有简介,我知晓你是省作协会员。本市小报偏好普通百姓所写接地气的小作品,发省作协会员的作品不多,除非作品质量上乘。至于你与所发表的作品比质量,你咋不打探下那些作者是哪些人呢?他们多是农民、工人、打工仔及学生……

  小晓没法继续浏览下去,摇摇头说:“真见鬼,这次又是瞎子点灯白费了蜡,没得盼喽。”

  企盼的80岁大生  唐胜一

  再过3个月,就是二爷企盼的80岁大生啦。

  二爷四年前就为着这天划算开了。凡周边乡亲,不管谁办大、小酒席,他都去送礼凑热闹;对远亲近戚,他不分亲疏,交往甚密,人情越送越重。

  前年满妹办60岁生日宴,他抢先给了3000元红包,登在人情礼数簿上的首页第一行。

  儿女们说:爹,你给这么多,人家三位叔叔还有两位姑妈怎么给嘛?

  他教训儿女:你们懂啥?人情你来我往,送多送少,各送各的。

  女儿说他:爹是在为大后年的80岁大生投资吧?

  二爷一生精明。他中年时与4个男人去外村山上伐树,要在山边人家吃中饭,5人一商量:两人出酒钱,两人出菜钱,一人出饭钱,要达到酒够喝、菜够吃、饭够饱的标准。

  大家同意后,二爷抢先说:我出饭钱。

  结果他出的饭钱,不及人家所出酒钱、菜钱的一半。

  那时猪肉卖七角八分钱一斤,乡村屠夫没好多分数零钱补找,便按四舍五入规律办,四分钱舍掉,五分及以上的就按一角计。二爷耍起了小聪明,在这个肉摊买三两重的肉付给两角钱,再到另一个肉摊买三两肉付给两角钱……,如此在四个肉摊上共买一斤二两肉时,也就省出两只鸡蛋钱来,何乐而不为?

  二爷这回生病,病得不轻。他忙叫送去医院治疗。病情没好转,他从内衣兜里掏出个存折对儿孙说:送我去市里的大医院治。

  大医院治疗几天,二爷已是奄奄一息。他用呆滞的目光向医生乞求:给我输氧,过三天,就是我的八十大生了。

  二爷没能如愿等到八十大生那一天,他是睁着双眼断的气,遗憾地去向阎王爷报到了。


上一篇: 捡尸人
下一篇: 神奇的脚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