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医情结
发布时间:2023/11/21 | 来源:作者 侯琼 |
“肚子疼,找老宋。老宋不在家,找他娘吧。他娘揉一揉,宝宝肚子不疼啦。”在过去北方一些地区,这首儿歌很流行。那时,孩子积食不化肚子就会疼。由于医疗资源和经济条件有限,小病一般不求医。每当小孩肚子疼,母亲或奶奶,一边念叨这首童谣,一边给孩子揉肚子,类似中医推拿。说起来,我从医的初心也与闹肚子有关。
记得弟弟上小学二年级时,刚过了年就闹肚子。我陪弟弟去卫生所就诊。那时东北的部队大院卫生所,实行医疗包干,连挂号都不用,直接找医生看病拿药。那时爸妈工作忙,自己感觉不舒服,就直接去卫生所,医生会立刻认出我是侯家老四,并给予悉心关爱,看病既无程序麻烦,也无心理恐惧。感觉上,那些军医就像家人一样亲!
年轻漂亮的军医李阿丽,一边给弟弟看病,一边笑嘻嘻地对弟弟说,是不是年夜饭好吃的东西吃多啦?在场的人都被她给逗乐了,弟弟也破涕而笑。还有一次,弟弟在端煮苞米的锅时烫伤了肚皮,每天要陪弟弟去换药。卫生所医生见了,个个心疼不已,好像烫伤的是他们自家的孩子。
后来,随转业的父亲来到南方。1979年我参加高考,7月底要回学校查分数。恰巧那天肚子疼,乘公交车坚持到了长乐路站,疼痛实在难忍,赶紧去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看病。一位医生看我疼得小脸煞白,冷汗直冒,陪我到注射室打止痛针,同时用自己的手帕为我擦汗,临走时还叮咛我不要喝凉水,出门要带个手帕,过马路要注意安全,等等。她的贴心关怀,让我终身难忘。
年轻时的所见所闻,让我对医生的菩萨心肠产生了由衷的好感,对医疗这个行业也充满了敬仰之情。心想,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医生。
高考失利后,我先后回东北和西安复读,连续又考了三年,虽然中途也有读其他专业的机会,但还是对医学情有独钟,最终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医学院校。
毕业后,我在医生岗位上干了三十多年,对待来就医的患者,始终像我患病时医生对我一样,工作耐心细致,态度和蔼可亲。我深知患者病痛时是多么脆弱无助,多么渴望安慰与扶助,应给予他们更多的亲近感和安全感。
我觉得,践履医者仁心,是医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和终极追求。我为患者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医疗前辈救死扶伤精神的延续,是白衣天使的灵光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