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我的晒谷趣事

我的晒谷趣事

发布时间:2023/8/24  | 来源:文/唐胜一

  我讲到年少时在农村晒过谷,有人不相信,质疑说:“骗谁啊?听老辈人讲,出集体工的时代,各生产队的晒谷人员都是队长选了又选、非常靠谱的老社员,怎么会轮到你个愣头伢子呢?”我回言道:“不但晒过谷,还有讲不完的趣事呢。”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我十二三岁是名初中学生时,假日里就要参加生产队出集体工的劳动,一来队里有要求,二来能赚工分为家里多分粮食多拿工分钱,何乐而不为呢?暑假的7月8月,正好农村“双抢(抢收抢种)”大忙时节,更需人手参加劳动,学生娃也不例外,要同大人们一起早出晚归地忙着,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诸如挑莞(稻草)晒莞、扯秧莳田、杀牛草,等等。

  “队长,就让我晒谷子吧?”队长朝我咧嘴一笑,说:“好啊,不是你一伢子我不会同意的。我晓得你在学校读书读得不错,相信你晒谷子也会晒得很好嘛,你是个有责任心的好伢子。”我爹得知这事,特地表扬了我一番,还叫我姐当天煎上两个香喷喷的荷包蛋给我吃,以此奖励。

  一时间,我也听到了一些社员的议论:“咋就轮到一伢子晒谷呢?”不可否认,在那肩挑脚移、全靠纯手工劳动的传统农业耕作年代,晒谷是比较轻松的活儿,也是一项细活,责任蛮大。大家有个共识就是,能晒谷的人都是队长信得过的。我得到了队长的信任,很自豪。队长还安排很负责任且上了年岁的社员刘大伯与我搭档。我满意刘大伯,他是队里公认的诚实人,还特别的跟小伙伴们合得来。我蹦蹦跳跳跑上去,打着招呼:“刘大伯,又跟你一块出工了。”刘大伯眉开眼笑,连连点头:“好,好,好,抽空儿多教我认几个字。”我满口答应说:“要得。”

  生产队的晒谷场就在半山腰上,我搞不清是猴年马月整出的这么一个大坪。平常杂草丛生,待要晒谷的前几天,队里才组织社员除去杂草,把地整平,再从牛栏里挑来牛粪倒进汙桶用水稀释,然后一瓢一瓢地浇在坪地上,也叫淌禾坪,任由太阳自然晒干,从而遮盖泥沙能晒谷子成了晒谷场。当然,与现今用混凝土浇注的晒谷场相比较,那可就要相差十万八千里喽。

  过去的困难时期,谁都把粮食看得很重,很重。所以,田地里的谷子要颗粒归仓,晒谷场上的谷子要一粒不丢。真要做到这样,还不是一件容易事呢。那时的麻雀特别多,各户房屋的土墙洞里有好多的麻雀窝。别看麻雀小,糟蹋粮食可老厉害了,往往一群一群的来,一来就是几十上百乃至二三百只呢,弄得晒谷场上都一片灰麻色了。我记得,那时晒谷子的一项主话儿就是赶麻雀。大家用的都是原始的老办法,手持一个“烂竹把”( 就是锯一根四五尺长的楠竹,一端留1/3不动刀,另一端蚪用篾刀破划开成七八股,像根烂竹一般),不停的往地上敲打发出“叭叭叭”的声音吓唬麻雀飞走。可是,成片的金黄谷子对麻雀很有吸引力呢,有道是“鸟为食亡”嘛,任凭你赶来撵去,它都在晒谷场上打转转,真个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抢食。我们拿上“烂竹把” 敲打着从东边赶吧,它往西边去,从南端撵吧,它往北端跑,弄得我们哭笑不得,独叹奈何。

  麻雀太可恶了!我想起了冬天里娃儿们用米筛逮麻雀的法子,也就用到晒谷场上来。我不但把自家的米筛全拿来,还向乡亲家借了一些,总计10多只吧,全部用细麻线绑着成角度(大概四五十度角的样子)而一字斜立摆在晒谷场上的一边,再将叫来的10多个五六岁的娃儿安排在晒谷场上的另一边玩耍,促使麻雀进入米筛的陷阱。我将绑着米筛细麻线的末端全部扎在一根准备好的细竹杆上,由我躲在远处掌控,待麻雀进入米筛陷阱,松手放开细竹杆,斜立的10多只米筛同时罩下,罩住的麻雀在里头乱撞,“叽叽喳喳” 的叫声响成一片。嘿嘿,乖乖的就擒吧。刘大伯竖起大拇指对我说:“好啊,捉到了几十只。”可队长发现后不高兴了,虎着脸对我说:“一伢子,你到这来是晒谷的,不是来玩的。你逮麻雀,还叫来这些小伢子一起玩耍,怎么晒谷呀?”我正欲辩解,刘大伯却抢先替我说话了:“队长,一伢子这样逮麻雀,保护了谷子少被麻雀糟蹋。这么讲吧,逮住麻雀,比赶来撵去的效果要好很多,麻雀少了,地里的高粱和葵花籽也要少遭些麻雀的糟蹋吧?”队长摸摸脑壳想想觉得是这么个理,一肚子怨气就像还往鼓鼓的气球充气一样“叭”地爆炸,气全消了。队长舒展了眉目,转而对我说:“一伢子你就逮麻雀吧,每逮住50只麻雀交给我,我就给你多记1分的工分。”

  那时晒谷算不上重体力活,却也没得多少空闲。每天打从太阳刚出山,就得散开谷堆摊平谷子,随后要不停地用双脚像犁田一般在谷子中划出一条条波涛线来,让谷子尽可能多地曝晒到太阳。这叫翻晒谷子,翻晒得越勤,谷子就晒得越好越彻底。还要用竹扫帚将谷子中夹杂的稻草叶片和杂草等物打扫出来。赶麻雀更是把口都喊干,每天都要敲坏两个“烂竹把”。到了日落西山近黄昏时,又要把谷子收拢堆成堆。为了防范谷子被偷,我们除了晚上要在晒谷场边的茅草棚里值守外,还要往每个谷堆上盖上石灰印记,就是用一个脚板大小的木框,下面订一块纱账布,倒进石灰粉,像盖印章样盖在谷堆上。次日清早查谷堆,一眼就能看出是否被人动过。

  有一天大清早,谷堆还没有开晒,队长就来抽查,发现其中一个谷堆的石灰印没有了,就问我们:“这是不是昨晚上有人偷谷了,你们没发现?”我被问懵了。刘大伯则不慌不忙地回队长的话说:“石灰印是没了,谷堆不像被人偷了的样呢。队长你看,这里还有些湿谷子哪。”刘大伯捧起一掌湿谷子放到鼻孔下嗅了嗅,说:“一股尿骚味,狗尿,狗尿呢。”他要递给队长嗅嗅,队长挡住说:“好了好了,就是野狗在这打架,你们也应该发现,把野狗赶走嘛。”受了责怪,我心里难受,更担心队长换掉我不让我晒谷了。我再后不仅努力把谷子晒好,还尽量不让队长再看出什么破绽。

  “一伢子,谷堆已收好,我得先回去家里一趟,你把谷堆的石灰印盖好。”“好勒。”我这叫口答鼻子应,压根就没有想要盖石灰印。队长不是清早来查吗?我已想好了应付的对策,就是傍晚不盖石灰印,而在队长来查之前的前个把小时内盖好石灰印,让队长发现不出问题,也就无话可说,免得我们受批评。不过,这事我是瞒着刘大伯的。我便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地不弄出动静惊醒刘大伯,独自起来去往各谷堆上盖好石灰印。

  队长习惯的又来了,背着双手,从晒谷场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看过一遍后,不禁大发雷霆说:“你们看看,昨晚谷堆都被偷了吗?这全是刚刚盖上的新石灰印!”刘大伯不明情况,扭头向我看来,我赶紧别过面去避开他的目光。我听到的是刘大伯反问队长的声音:“队长,你怎么看出这是新盖的石灰印呢?”队长没好气地说:“你们把我当傻子,啊?昨晚刮那么大的风,还下了毛毛细雨,要是昨天黄昏夜前盖的印,能有这么好吗?”刘大伯登时无语,尴尬得一脸通红。我却灵机一动,就着队长的话意,编上一通谎言,说:“队长讲的没错,昨晚的风雨把谷堆上的石灰印全弄没了,我也是黎明时分起来屙尿发现的,担心被人清晨偷谷,便没有喊醒刘大伯,就独自的打着电筒再往谷堆上盖了石灰印。”“嗯,这就对了嘛。”队长的态度缓和了不少,却是用手指头指着刘大伯说,“老刘啊老刘,你吃10分,一伢子才吃4分,你咋还不如一伢子呢?”

  队长一走,刘大伯仔仔细细查看了谷堆,是一堆一堆的查,反反复复地看,再后对我说:“一伢子啊,你哄走了队长,但哄不了我。要是你昨天黄昏夜前盖了石灰印,我怎么就找不出有雨水渗透石灰粘着的谷子呢?你读书多,够聪明,但不够诚实啊。” 我吐了吐舌头,觉得刘大伯真厉害,而且这话是说得轻、落得重啊?我心下暗忖:唉,聪明反被聪明误,我算是体会到了,自鸣得意的小聪明往往适得其反。这不,我自作主张的一番骚操作,就让刘大伯看出我的人品缺陷来。好在我年少,来得及改正和完喜。

  我不想再出什么差错,便绞尽脑汁想办法防范谷子被人偷窃。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办法终于从我脑海里嘣了出来,就是夜晚把晒谷场外围全部围起来,让外人进来触碰机关,发出动静报警。我把这想法跟刘大伯一讲,大伯表示完全赞同。我们就近从山上砍来两捆“刮滕”,像拉广播电线一样架着,只是离地面的距离较小--不足一尺高,还在滕上挂着一些碰动就能发出“叮叮当当、噼哩啪啦”响声的小物件,要是有人夜间摸黑进入晒谷场的话,准会触碰“刮滕”让挂着的小物件发出响声而被我们听到赶紧出来查看,发现情况。

  是夜,月儿偷懒地没有出来,风儿有点大“呼呼”地刮,刮得滕上的挂件响过不停。我听到响声就去查看,听到响声就去查看,听到响声就去查看,如此反复,结果整晚没有睡好觉。天蒙蒙亮时,我突然一阵肚子发痛,像是要拉稀,慌忙一骨碌起来,迷迷糊糊往外跑,不料绊上“刮滕”,“ 扑嗵”一声响,摔了个狗啃屎,“哎哟哎哟”地呻吟。刘大伯闻声赶来一看,心痛地说我:“哎哟,咋摔得这么重啊,脸面上都摔出了好几道血口子在流血哪。”我懊悔地在心里头问自己:“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不不。”我琢磨来琢磨去,给予了坚决的否定。我只能感慨:晒谷子不易啊!

  现如今,我看到乡下晒谷场上的乡亲,真为他们高兴,甚或还嫉妒他们的幸运,哪像我们那时的艰辛?现今晒谷,不用担心谷子被偷窃,纵使个别的有想法也是没办法的,处处“天眼”, 咋敢下手?根源还在于现在怕是没有贫困得揭不开锅的吧?现今晒谷,也不用担心谷子被野鸟糟踏,野鸟飞到垃圾桶边那可是“吃香喝辣”的呢。现今晒谷,更不用担心老天爷使坏下大雨淋湿谷子霉变坏掉,大不了花点运费和加工费,用车运到加工厂去用烘干机把谷子烘干就是……

  5天前,我去趟乡村朋友家,看到他家晒谷场上晒着满场的谷子,就跟他开玩笑说:“我来帮你晒谷吧。”他连忙摆摆手说:“不用,谢谢你了。现在晒谷子呀,是不用管的,放到晒谷场上摊开晒几天太阳就行了。”我点着头:“对对对,轻松得很嘛。”朋友神气了,得意地告诉我:“现在的农民啊,比过去的农民好耍得多喽。”

  这点,我相信!我接过朋友递上一块切好的西瓜,咬上一口,真甜哪,都舍不得下咽呢。


上一篇: 好戏在后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