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粽香深处“粽”是情

​粽香深处“粽”是情

发布时间:2022/5/28  | 来源:梁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端午时节,清晨穿过大街小巷,看到琳琅满目的粽子,闻着飘香的粽味,又勾起了儿时的回忆。
  在儿时的记忆里,这个节日对我来说从来都是模糊的,唯有母亲包的粽子的味道一直留到现在。一般在端午节头天,母亲就会备上粽叶、红枣、糯米等材料,包一些粽子。粽子蒸好后,母亲一揭锅,满屋里都是粽子的清香和红枣的甜香味。我总是第一个冲上前接过她手里的粽子,随手抓出一个扒开来塞到嘴里,一边吃一边哼着歌上学去……
  后来我到省城读大学,方知粽子原来也自成一方世界。琳琅满目的粽子中,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全。但是,每到端午前夕,母亲仍然会包一些粽子,并想方设法,托人给我捎来她亲手包的粽子。
  我参加工作后,经常奔波于不同的城市,中间隔着万水千山,母亲再也无法捎粽子给我。每到端午时节,总有一种酸楚之情难以言表。我想,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吧。其实,于母亲而言,那些沉甸甸的粽子,不是诱人的美食,那两片粽叶是那份柔软的亲情和刻骨的牵念。
  去年,我在北京工作,远离了亲人和朋友。端午节前夕,我从超市买了粽子,一个人过这传统节日,心里总觉得冷清清的。回到所租住的小屋,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我,回头,原来是室友手里举着粽子。他说:“今天下班早,我自己包的粽子,分你几个尝尝。”一股暖流顿时在心中流淌……
  每年的六月,我们建筑人正在夜以继日,铆足干劲冲刺“6.30”工程节点目标。虽然这几年的端午节我都没能回家度过,但每每节前,我总会买点粽子寄回家,除了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亏欠,更重要的是不让母亲动手包粽子。然而,我年年给家里邮寄粽子,可母亲仍精心准备粽叶和糯米,耐心地包多种馅的粽子,供家人和邻居分享。傍晚时分,我收到母亲发来的微信,“征儿,粽子已收到,端午假期你是不是又不能回家?”怕打搅我工作,母亲总是在下班时间才与我发微信。一阵心酸后,我将拇指按在手机上,回复了一个“嗯”。如今,为了“6?30”节点,这个端午节,我仍需坚守岗位,又不能吃过母亲亲手包的粽子了。
  端午节的下午,单位组织大家包粽子,几位大姐熟练地将粽叶卷成圆锥形,填满江米,再放入红豆少许,红枣两颗,包严,系好。在愉快的谈笑间,形似菱角、莹白如玉的粽子便堆积如山了。晚餐时,我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亲手包的粽子,享受着这份友情带来的美味……
  粽是情,寄相思,又是一年粽飘香,留在我记忆最深处的是满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