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与古人一起夜读

​与古人一起夜读

发布时间:2022/4/12  | 来源:王金玉

  古人云:“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古往今来的文人,大都喜欢夜读的。古往今来自律的人,最是习惯于晨起和夜读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静坐书桌,或斜倚于床头。拧亮一盏台灯,在柔和灯光下,闻着淡淡的墨香,捧上一本小说或者诗歌,随性翻阅,便进入到无案牍之劳形里了。静心夜读便远离尘世之纷扰了,唯有书里精神的圣徒奔赴而出,唯有书里高洁的名字为人生杀青压卷,唯有书里人物一时相见恨晚。
  夜读文字,想一想就是一种人生的至纯享受。
  古人是最养成夜读习惯的。颜真卿的《劝学》的:“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欧阳修的《秋声赋》:“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唐寅的《夜读》:“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刘禹锡的《秋萤引》:“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袁枚的《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刘禹锡的《送曹遽归越中旧隐诗》:“洗盏共尝春瓮酒,挑灯对读夜窗书。”
  “三更有梦书当枕”,古人读书把“枕上”作为最佳时间,细心想不无道理。白日里忙忙碌碌,总是为俗事瞎忙,城市的各种喧嚣声更是让人讨厌。唯有静谧的夜晚,神游于心仪的那本书中,心灵得以宁静,淡泊。所以说,长大了,成熟了,喜爱阅读了,人生最惬意最享受的事情,莫过于枕上读书了。
  枕上读书,是放飞自己,是随意舒心,是信手拈来,是字字细品,是一目十行。是“夜雨孤灯乱翻书”,是“一窗昏晓送流年”。读累了,瞌睡也来了,掩卷熄灯,闭目是舒心养神了。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夜读成为习惯,你真的可以体味到“一盏孤灯夜读书”的心境,寻怀到“几间茅屋闲临水”的心态。轻读一段段的文字,其实是与哲人闲聊,名利皆谈忘,惟书香袭袖,滋润的是自我心田。文字蕴含几多警句,几多启迪,几多旷古风景迤逦眼里。让你或击节长叹,或临窗沉思,或掩卷品味。
  假如有人要问夜读的真谛是什么?直觉告诉我,是审视生活的真谛,是独酌人生的原汁原味。
  阅读,能让人删繁就简,举重若轻。可以在阅读里放过自己,让自己精神回归,从而,修养成一个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