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采莲船
发布时间:2022/2/24 | 来源:崔道斌 |
“小小的船儿(哎哟),两头尖哪(呀嗬嘿),我跟乡亲们(呀儿哟),来拜年哪(划着)……”每当元宵节来临,家乡采莲船的歌声便在耳旁回响,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将我又带回了童年。
小时候,最让我难忘的节日除了春节外,便是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了。这天我会起个大早,吃过早饭后,穿上节日的盛装,叫上邻家小朋友,如同快乐的小鸟蹦蹦跳跳,你追我赶来到村头的稻场,等待着采莲船队的到来。
在我的家乡,采莲船又叫“划彩船”“跑旱船”。采莲船的制作别具一格。它是用竹木精扎而成。下为船型,五、六尺长,上是宝塔亭阁型盖顶,船高两米左右。船身皆用各种颜色的彩纸裱糊,扶拦和亭阁上挂有彩球,船上贴有各色各样的剪纸图案。看上去,好似披红戴绿的一叶扁舟,美丽无比。
一般采莲船由两个人玩耍,而我家乡的采莲船却由三人组成。船中坐一年轻姑娘(旧时多为男子装扮,现多为中年女子装扮),化好妆,穿上彩衣,一手拿手帕,一手扶船栏,如坐船姿势;船头有一男子,一手拿竹篙,一手牵引彩船不住地摆动,又称为撑篙人;船尾加一丑角,名为“摆梢婆子”。摆梢婆子与两主角配合,耍滑稽动作,逗观众发笑,其演出效果比两人好得多,活泼得多。
采莲船表演,先由撑篙人说四句,多是恭喜之词。是由撑篙人即兴创作而成,为开篇。然后,由撑篙人与坐船的姑娘对唱,各逞其能。所唱内容有自编的,民间爱情故事为多。有时一人唱,众人和。“和”又叫帮腔,帮腔能烘托气氛,把观众带入如痴如醉的境地。它的曲调多为地方花鼓戏腔和民间小调,表演时,船中姑娘随着锣鼓和音乐声开始踮起尖脚、扭动身体、仰面一抖,在撑篙人的竹篙牵引下翩翩起舞,时而唱,时而跑,或边唱边舞,那飘然如飞的舞姿,那情意绵绵的笑脸,那悠扬动听的唱腔,动人心魄。
除了采莲船,还有舞龙灯、玩狮子的队伍相随。玩狮子是由两人身披狮皮前蹲后伸、后蹲前伸、头摆尾摇、头滚尾翻;时而狮头腾空而起,时而狮尾半空倒立;时而耸立而行,时而伏地搔身;让我惊奇而至眩晕的就是那“耍龙”的队伍,两条龙腾空舞起,举着龙的汉子们雄武火爆,那龙时而蜿蜒时而盘旋,突然龙头向我扑来,近在眉前,忽而乘风直上,冲向云端……我跟着前行的队伍,拍着小手高声叫好。
只记得到处人头攒动,锣鼓声、鞭炮声、吆喝声响成一片,精彩的节目,真是眼花缭乱,异彩纷呈,在我童年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