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团团圆圆过大年

团团圆圆过大年

发布时间:2022/1/31  | 来源:罗兴美

        大年是中国最浓重的传统节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唱出了中华民族对大年的重视,游子盼着归家,家人等待着远归的亲人,一切守望与祝愿都在大年升华。
        小时候,城乡之间尚未形成人口大迁徙,我们还没有“盼归”的亲身体验,但家乡一直有“人多好过年”的俗语。平时分家后的兄弟各自安好,到了过大年,一定会聚在一起享受美食、开怀畅饮,就算平常有些小摩擦,此刻也在碰杯间释怀。
        母亲告诉我过大年的时候不能吵闹、不能骂人、不能生气,要和和气气过年,才能在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这是我们村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祖训。
        人丁少的家庭尤其盼望过年,过年就能热热闹闹,一改平时的冷清,只有一大桌人围在热气腾腾的餐桌旁,才能体验过年的喜悦气氛。小时候,过年总要买几瓶清酒,味道有点像现在的碳酸饮料,口感老少皆宜,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加入到喝酒助兴的热烈氛围中。童年时代,我盼望着年夜饭早些开席,就是冲着清酒去的,奶奶总笑我是“小酒仙”。
        过大年的团圆形式从一大早的共同忙碌开始,每个人都是劳动能手,或打扫卫生,或准备年夜饭的食材,或贴春联,这一天所有人都能真正体会劳动的快乐。吃年夜饭是大团圆的高潮,上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下到牙牙学语的婴孩,都会融入这场隆重的狂欢。年夜饭要慢慢吃,从傍晚一直延续到夜幕降临,在饭桌旁等待着春晚开幕。几十年来,春晚一直陪着大家辞旧迎新,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也是团圆的仪式。我们老家有个习俗,称“三十晚上洗下脚,去哪里都赶得着”,于是,我们一家每年都会一边看春晚一边轮流泡脚,从年老的长辈开始,按年龄大小接龙进行,连泡脚都特别热闹喜庆。
        近两年处于疫情期,过年有了新的形式和内涵,许多地方鼓励就地过年,避免人口大量流动出现感染。许多家庭的团圆时间延到了年后,但在这物资丰富、通讯发达的今天,相隔千山万水也能面对面交流,视频问好、同看春晚、美食直播能让亲人之间互诉思念、分享喜悦。以前父母总是把家乡的土特产留到过年,等儿女们回家享用,现在物流便捷,不到过年,农村的土特产已经到了城里,城里包装精美的年货也到了父母手里。以前面对面发红包,现在一家人在一个群里抢红包更加热闹、有趣。节日在,人情在,我们依旧团团圆圆。
过去的年是烟火气的团聚,今朝的年是炫酷的“云聚会”,团团圆圆过大年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千万家庭的幸福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