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港台海外客家系列(之九)穿越半世紀的世客會

港台海外客家系列(之九)穿越半世紀的世客會

发布时间:2021/11/2  | 来源:林文映

图片16.jpg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五十週年大慶。因為全球疫情原因,散播在地球村各部落的客家鄉親沒有什麼慶祝活動,只見原本作為今屆東道主的加拿大在溫哥華舉辦了一個小小的派對。至於相關紀念文章,幾乎欠奉。

图片17.jpg

     簡稱「世客會」的全球客家人盛會,每兩年舉辦一次。衍播在全球五大洲四大洋的客家人就像一家人一樣,歡聚一堂,熱鬧程度堪比嘉年華。

图片18.jpg

     筆者出席2013年印尼舉辦的第26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提交《香港客家村落“崇正新村”》論文。

    世客會剛好走過半個世紀的時空。1971年9月底,香港崇正總會為慶祝其成立五十週年暨建在跑馬地的崇正大廈落成,特邀世界各地近五十個客屬團體共250位代表共襄盛舉。當時的會長是大名鼎鼎的北伐名將,退役的國軍陸軍總司令張發奎。

图片19.jpg

     毛里求斯老華僑黃導琪先生告訴筆者,「我每次都要參加,直到走不動為止」。

     與會代表將這次活動定為「世界客屬第一屆懇親大會」,並決議每隔兩年輪流在世界各地舉辦一屆。

    半個世紀風雲際會,物是人非,唯一不變的是客家人的家國情懷。世客會迄今辦了三十屆,筆者參加了十一屆,不算少了,留下許多非常美好的回憶。遠在印度洋深處的島國毛里求斯老華僑黃導琪告訴筆者,「我每次都要參加,直到走不動為止」。殷殷故鄉情,拳拳赤子心,可見一斑。

图片20.jpg

      世客會在1971年源起香港,輪到香港第二次做東道主已是2017年,由香港梅州聯會負責操辦。那一年,適逢香港脫離英國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統治,回歸祖國二十週年。來自全球約五千個客家鄉親歡聚九龍灣會展中心。維多利亞港兩岸可見世客會紅帆游船穿梭,香港賽馬會還專門舉辦了客家杯跑馬大賽,蔚為壯觀。

图片21.jpg

    筆者出席了香港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余國春先生、會長余鵬春先生在台灣客屬懇親大會上交接會旗的儀式。

    這五十年,粗略一算,做東道主最多的是台灣,台北、高雄、苗竹桃等地都曾主辦。新加坡、舊金山、東京、大阪、沙巴、雅加達、沙巴、吉隆坡、毛里求斯都曾「做東」。今年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計劃,因疫情延後。

图片22.jpg

    2015年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召開前夕,筆者拜訪了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先生、立法院前副院長饒穎奇先生、世界客屬總會前理事長劉盛良先生、臺灣大學邱榮舉教授等。

    第十屆在馬來西亞的沙巴,第十一屆在高雄,同為客家籍的李光耀、李登輝(有說是客家人的養子)均有題詞。

图片23.jpg

     世客會有一些不太為人注意的細節。例如1978年由美國舊金山崇正總會主辦的世客會首次決議,為保育、推廣客家方言,凡客家人聚會,均採用客家話發言。如今看來,願望是美好的,能否做到,大家有目共睹。又譬如1998年在台北舉辦的世客會,建議把客家人孫中山的誕辰作為客家文化節,但後來不了了之。

图片24.jpg

    筆者與下屆主辦城市的加拿大安大略省萬錦市市長薛家平合照

    中國大陸遲至1994年才首次成為世客會東道主,首個主辦城市是梅州。當時有來自五大洲三十多的國家和地區逾二千三百多位客家代表參加。是次懇親大會的規模之盛破了以往歷次紀錄,但被2000年在福建龍岩主辦的十六屆打破。開幕典禮有中央及省市領導親臨,台灣客家鄉親尊稱為「伯公」的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率三百人的代表團赴會。當時共有二萬客家兒女載歌載舞、把盞同歡,盛況空前亦可能絕後。

图片25.jpg

    過去二十多年,江西贛州、四川成都、陝西西安、廣東河源、廣西北海、福建三明、河南開封、皆曾「輪流做荘」。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開封主辦的第二十七屆。開封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與客家人有著特殊的歷史淵源和深厚感情,有「客家祖居地」和「河洛文化沃土」之稱。中國歷史上,客家人共有五次大遷徙,其中第三次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就發生在北宋時期的開封。該屆主題定為「根在中原開封」,增強了客家作為龍的傳人的歸屬感。

    因為「有陽光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所以無論在地球上哪個角落舉辦,總有人要飛越五大洲四大洋才能赴會。

    寫到這裡,想起在史料看到的上世紀二十年代香港崇正總會會館落成慶典,懸掛在會館兩側的一副對聯。上聯是「曰正德,曰利用,曰厚生,三事孔修,猶喜今人存古道」,下聯為「同語言,同文字,同種族,一堂歡樂,不知何處是他鄉」。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開拓者,客家人播衍海外,日久他鄉是故鄉。但天下客家同出一脈,薪火相傳生生不息,但願世客會成為越來越有凝聚力的客家族群紐帶。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上一篇: ​母亲的面皮子
下一篇: 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