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的爱
发布时间:2021/10/21 | 来源:作者:熊兴国 |
国庆长假原本做了不错的计划,但到了景点之后依然还是人山人海,最后只好把两岁的儿子骑在自己的肩上。人虽然很累,但一路上看着儿子一脸的高兴,自己也很开心,只是开心的同时内心深处也翻滚着过往的点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乡下是没有电视的,难得的稀罕物是好不容易等来的一场露天电影。那时候可谓惊动十里八乡,大家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在渴盼中姗姗来迟,可电影还没有开映,场地早已人满为患。我多想到前面去一饱眼福,可事实是连个站脚的地儿都没有,这时候只能哭嚷着要父亲把自己抱起来,或是骑在父亲的肩上。
其实父亲的个头并不高,人又站的那么远,我猜想他一定看得不清楚,可事实是他却很开心。我曾私底下问过母亲,看都看不见,为何父亲还要大老远的赶着去?母亲只是笑笑,说:你要看呀!我要看?是的,我要看。直到自己身为人父之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真正理解了父亲当初的那份“傻愣”。
当然关于父亲肩上的“傻”可远不止看露天电影那么一件事。那年月的乡下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基本全靠人背马驼。我家没有马,父亲就是家里的“马”,春耕时节,他总会在扁担两头压得实实,或是春种,或是农肥。秋收喜悦,父亲肩上又换成了稻谷或玉米。就算到了冬天,父亲的肩上也不能闲着,因为要准备来年的柴火了,甚至半夜里还得惦记着村东头那口老水井。
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年春节前夕,父亲要上街买年货,我嚷着也要去。母亲是不同意的,一来是父亲担上挑满了山货,他没法带我,二来也是路途太遥远,从村里到街上得十几里地,还全是土路,怕我走不动。可执拗的我仍不顾母亲的反对,跟着父亲去了,然而事实是回来的路上我不得不依赖父亲,使得父亲把东西放在扁担的一头,而我坐在另一头。那是自我长大以来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父亲肩上的力量,也是唯一一次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好好听话的一次。
后来我和姐姐入了学,家里的负担也就更重了,父亲不得不更加忙碌起来。他去了邻村新开的砖厂里,虽说那里又苦又累,但勤劳的父亲用他的双手和肩膀换来了村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也换来了我和姐姐的学费和光明的前途。
如今父亲已离世多年,我也已身为人父,我深知肩上的爱,因为那不仅是把孩子骑在自己的肩上,更是一种对子女成长的呵护和对家庭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