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十月一 送寒衣

十月一 送寒衣

发布时间:2021/10/9  | 来源:作者:梁征

  去年秋天,我在北京城区郊外,月夜之下的河边、马路路口等地方常常可以见到一处处火光。作为从小在南方长大的我,每年中元节前后也可以看见一些人烧纸钱。回到住处后,我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原来,这是北方人正在给故去的亲人烧“寒衣纸”。寒衣节主要的祭祀范围是在长江以北,因为长江以南不冷,所以要寒衣,就是棉衣、棉袄也没有太大作用。
  这个节日自古有之。据考证,早在周朝时,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亦称冥阴节,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古人讲“事死者,如事生”,看待死去的人就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地尊敬和恭敬,所以要给死去的人也送去棉衣。
  中国人崇尚孝道,讲究“慎终追远”“永言孝思”,不能忘却故去的亲人,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清明节给先人扫墓;七月十五中元节放河灯、烧包袱,僧寺建盂兰盆会超度亡灵;十月初一给故去的先人“送寒衣”。给逝者送寒衣,是生者由自己的需求而推及先人的。为了让去世的亲人能温暖过冬,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就是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对孝顺的概念已经不是在活人当中了,把悠远的怀念都传到祖先那里去,这叫不忘根本。如今的一些人,你今天帮了他,转眼就忘记了。父母养育这么多年,骂一句就离家出走,然后还说父母对他不好。在这个追思故人的节日里,我们可以深思,学会分清好坏和黑白,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十月一 送寒衣

  在北方
  秋末时节
  有个不能忘怀的日子
  十月一送寒衣
  窗外寒风四起
  敲着窗户
  路上行人稀少
  道路两旁
  惊落一地的黄叶
  犹如一纸寒衣
  铺盖着黄土
  温暖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