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月饼 —— 梁征
发布时间:2021/9/22 | 来源:作者投稿 |
每年白露一过,中秋节就如期到来了。对于很多人来说,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节日,加上这个节日处于秋高气爽的艳阳天里,因此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秋节于我来说最难忘的记忆就是吃月饼了。关于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源于唐朝,那个时候月饼是祭奉月神的供品。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在元代,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搜查十分严格,传递信息非常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一计,命令属下把写着“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饼子里面,分头送到各地起义军中。起义成功后,朱元璋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把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犒赏群臣,将士同乐。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并赋予了一些美好的文化内涵,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起来。
我的记忆里,每到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做一桌好菜,一家人围桌而坐,叙谈赏月。这其中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就是家乡的“土月饼”。儿时的“土月饼”品种只有几样,包装也极其简单,大多用油纸一包,上面放一张小红纸点缀。圆圆薄薄的面皮裹着满满的馅料,有豆沙、枣泥、五仁,月饼外皮上还印着祥纹图案。由于家居农村,经济困难,每到中秋,父母只能买三四块月饼意思一下,每人只能分得一块。记得每次吃月饼的时候,我一边一点一点细嚼慢咽地品尝月饼,入口甜而不腻,口齿留香,同时一边用手在月饼下方接着,生怕碎末落地浪费。那种“吃在嘴里,笑在脸上,甜在心上”的感觉和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
随着年龄增长,读大学后,我对月饼的喜爱渐渐淡了,才咬了一小口月饼,就担心会不会长胖。一个小小的月饼还要几个室友分着吃。有时候,月饼放在寝室时间久了,有些长了毛,只好扔掉。那时,我总是感叹,为何儿时的月饼那么好吃,而寝室的月饼被浪费掉了呢?想起儿时吃月饼的场景,或许应了那句俗话,少吃多滋味。
这些年,月饼的品种也日益丰富。从系列上看,有广式、苏式、京式、滇式月饼等,有数十种之多,制作也越发精细精美。中秋节前,我到超市闲逛,看见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我猛然抬头,突然意识到月亮又快圆了,家乡的“土月饼”再次浮现在我眼前,内心泛起了满满的幸福感。
月照中秋
中秋里
这多情的明月
总是撒下牵挂的种子
你在家乡那一头
我在异乡这一头
再回首
青春的韶华早已随风飘逝
曾经的风流留在回忆里
那远去的时光里
映照着初恋的你和我
手挽手
并肩漫步在浩月的中秋
你常动情凝望着我两鬓的华发
寻觅那变老的因由
那是为了梦想打拼的印记
又是一个中秋夜
月色静好
为了圆梦
内心激荡的热血
奔腾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