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栾后民

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栾后民

发布时间:2021/9/6  | 来源:作者投稿

    我有三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小的两个是龙凤胎,他们是一对早产儿,哥哥体质稍弱,出生三天便被转至医院儿科,一直等到第十二天之后,按照老家风俗为庆祝孩子出生吃喜面时,我才见到了从未谋面朝思暮想的儿子。那段日子,全家人总是为了这两个孩子忙得团团转,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

    妹妹好动,天生比较活泼,虽说出生时比哥哥晚了四分钟,但出生后的哭声却比哥哥还洪亮,在两人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哥哥体弱,家人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哥哥身上,妹妹慢慢养成了独立的性格,她比较爱操心,在幼儿园里,老师都说她像姐姐,哥哥总是被妹妹贴心照顾,比如哥哥滑滑梯时,妹妹提着水杯在一旁静候;吃饭时妹妹把瘦肉挑给哥哥;放学时妹妹帮哥哥整理书包。当然,他们也有龙凤斗的时候,有时弄得家里鸡飞狗跳,但总的来说是快乐多于烦恼,每天下班回来,听到孩子们柔声细语地道一声: “爸爸妈妈辛苦了!”,一天的疲劳顿时消散地无影无踪。        

  老公在单位是个维修工,他在单位尽职尽责,下班回家还要在电脑上钻研电焊技术。他动手能力很强,家里两个女儿的上下床、学习桌都是他亲手设计制作,于是,无论孩子和大人,不管谁遇到麻烦事,总愿意喊他来帮忙。老公还是我的记忆库,我是个粗心的人,到了上班时间车钥匙会放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要下雨了,雨衣也会准时出现在车筐;倒班时,他会提前把闹钟调好,老公说我依赖他,永远长不大,有这样心细如发的老公,我不愿意长大!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把孩子接到了县城,由于我和丈夫工作很忙,无暇接送孩子上学,是婆婆毅然决然作出决定,把公公撇在老家来照顾我们这个小家,我每天下班回到充满温馨的家,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看到被婆婆照顾的三个健康可爱的孩子,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感动。每次丈夫与我拌嘴,婆婆从不偏袒,总是数落她的儿子,诉说我的优点,她对我的爱一点也不亚于她的子女,由于母亲早逝,我在母亲身边待的日子屈指可数,与婆婆相处十八年以来,婆婆用无私的爱弥补了我缺失的母爱,用似海的亲情化解了我思念母亲的痛苦。

     勤快的公公除了在家种地,还种了很多菜,每次来都会大包小包的,摘很多豆角、茄子、黄瓜,辣椒、大葱、韭菜,还有米和面。为了给我们省天然气,每隔一段时间,老人会在老家用地锅炖好排骨和鸡肉送来,我们每次回老家看望公公的时候,他也是给我们带好多好多东西。遇到这么好的公公婆婆,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若没有两位老人的帮衬,我们不可能安心工作。

     就在这个夜晚,在明亮柔和的灯光下,女儿在认真地写作业;儿子对心爱的折纸爱不释手;爱人正徜徉于书海之中;我为赶写一篇稿子而奋笔疾书;婆婆正在客厅里看自己喜欢的戏曲节目,看着这幸福温馨的画面,我觉得这就是凡俗人家最普通的幸福,不由就想起了汪曾祺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最深的幸福,最厚重的爱,都藏在家里。融洽、和睦,处处洋溢着温情,这就是家应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