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歌——文/蔡永平
发布时间:2021/8/10 | 来源:作者投稿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1923年春,刚刚从苏俄回国的他,在四壁漏风的茅屋里,奋笔疾书,翻译了《国际歌》。他涨红清秀的脸庞,挥动手臂,高声吼唱。
1923年夏,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三大结束当天,党的代表到黄花岗烈士墓前,他挥舞有力的手臂,指挥代表们高唱《国际歌》。三大在庄严雄浑的歌声中胜利闭幕。
从此,《国际歌》成为中共重要会议的必唱歌曲。
1935年春,他在福建长汀不幸被捕,由于叛徒出卖,他真实身份暴露。他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
1935年夏,他被敌人押赴刑场。他背着双手,昂首挺胸,手挟香烟,缓步前行。他高声唱:“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敌人双股颤颤,面容失色。
到罗汉岭下,他环视四周,苍松翠柏,芳草萋萋。他面北席地盘足而坐,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开枪吧。”
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罪恶的子弹呼啸,他饮弹就义。
他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同志,时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