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有一种这样的爱 - 戴燕燕

有一种这样的爱 - 戴燕燕

来源:作者投稿  | 发布时间:2016/10/19

有没有一种爱情不需要任何的形式,也长存于两个相爱之人的心里;有没有一种爱情不需要任何的海誓山盟,也影响着相爱之人的灵魂;有没有一种爱情不需要任何的祝福,相爱的人也同样幸福美好。我想答案是有的,而且蛮多,这就是一种精神相互影响灵魂的爱情,不关乎于物质,只在乎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成长。这种爱情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很遥远,但它的确存在。
例如歌德与女人的故事,那是多的数不清。但正是因为这些与女人间的爱情,他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提升。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伟大诗人歌德:“没有爱情,就没有歌德。”爱的激情在他的心中永远都会泛起波澜,到了一种不可遏制的地步。也正是因为如此,歌德才有更多的灵感来自于自己精神方面的感受,才会写下《浮士德》。而这伟大的才情就与爱有关。歌德活着的时候,德国就是一贫如洗的、就是孤苦伶仃的,尽管它是脆弱的,但是他的精神上依然是伟大的,富有和坚强。所以很多世间的美好真的不关乎物质,只关于精神的成长。尼采也曾经这样评价歌德的爱的才情;“歌德不仅是善良伟大,而且自成一种文化,在德国的历史上,它是后来者插曲。”这与他的丰富爱情经历有关。
有时候的爱情关乎的是自由,有时候在乎的若即若离的美好;有时候就算是痛苦并快乐着,也要为爱付出一切;有时候的爱情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只关心我们的心就好。爱情本就应该没有那么多的世俗的眼光、也不该有那么多封建的束缚、更不应该有那么多文化差异的阻碍。就有这样的一种爱,它是完全来自为对方付出、为他人想、为对方豁出了性命的。我们感叹那样爱得坚强、牢固、死心塌地。比如纪伯伦与玛丽一生的爱情。
他俩是怀着两颗愉快的心灵相互亲吻……相互自由、勇敢、迷恋地抚摩。他贴近了我的心,我也贴近了他的心。就是有这样美的爱,让我不能不感动。当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人——纪伯伦,跟玛丽求婚时,玛丽并没有同意,而是含着泪拒绝的。她在给纪伯伦的信中说:“我爱她,我俩的心是相通的,没有任何的间隔。我决定沿着既定的路走下去。我想到结婚,不禁泪水簌簌下落,那本是高兴与欢喜的……令人苦恼的是我的年龄。想到这里,我就困惑与为难。而他的婚姻应该是他辉煌事业的开始……他缺少的是梦想中的爱情。”这是多么艰难的决定,从而使纪伯伦伤心而一病不起。往往最得不到的爱情,就会成为世间最美的友情,另外一种永恒的爱,不也是完美吗?多么艰难的恋人,当纪伯伦写出更多的文字与画作时,玛丽给的最多的支持,不仅是物质,还有精神上的支持。就算纪伯伦英年早逝,所有的财产全部给了玛丽,因为才子觉得一切都属于她。这样凄美的爱情,我们称为精神所爱,不能超出一切的价值。
我还记得美人莎乐美给予她生命中三个重要的男人,不也是精神之爱吗?她与哲学家的尼采的爱多么短暂,但却也造就了不平凡的尼采,一个在瞬间就能征服一个人的灵魂的人——莎乐美。她给了尼采一个新的太阳、一个新的世界、一份新的幸福,尼采在与莎乐美相恋时也写出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哲学之作影响着一代代的人,那句“上帝早就已经死了。”震撼这个世界。这也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爱,关乎一个人精神生命的爱。
在1897年,同样是莎乐美来到了慕尼黑,万物苏醒、生机勃勃、一个爱情的种子在她的心中萌发了,一缕阳光照进她的生活而闪闪发光,这个人就是著名诗人里尔克。我记得我第一次读到外国的诗人就是他,当时我就对他极其崇拜。没成想他的著作也是和这位美女有很大的关系,爱情是产生文字的灵感来源。她用理智也控制不了里尔克对她的爱情攻势,甚至说出“我不要鲜花、不要天空、也不要太阳。我要的唯有你……”里尔克完全对于她是一种来自母性的依赖,但不能说这不是一种伟大的爱情。莎乐美明白里尔克的需要,义无反顾以一种平静和这是天意的心态接受这份爱情。这份来自母性的爱,自然也是提升了里尔克的精神之爱,也使里尔克的文字是优美的、完美的。
爱情是率真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而这种在精神世界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多么纯粹的爱情。有一种这样的爱,来自灵魂、来自对双方的真诚的爱、来自于内心的灼热的光,照进了每一个人心灵的深处,那光芒照耀了整个世界,光明并传承着永远、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