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念叨的三句话——文/蔡永平
发布时间:2021/3/15 | 来源:作者投稿 |
母亲大字不识一个,不会讲大道理,不会说名言警句,但母亲朴素的话语,实在的行为,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感染我们,教给我们持家处世待人的优良家风和家教。
“世上饿不死手勤人。”母亲的勤谨、任劳、吃苦在村中是出名的。在生产队劳动二十多年,母亲从没花过一个工。广阔的田地里,母亲汗如雨下挥锹扬镐,架子车的牵拉绳深深勒进母亲肩胛里,母亲与男壮劳力一起战天斗地。“力气出在身,用去的力气还会来。”母亲不惜力,年年是队里的劳动模范。包产到户,母亲种几十亩山地,养一百多只羊儿,供三个孩子上学,家里的活如山一样压在母亲瘦小的身上,母亲像陀螺一样忙碌,像蚕儿一样蚕食活计。不停歇的劳作,超强度的负重,摧残了母亲的身体,母亲咬牙坚持。“活着就要动弹,活着就要干活。”八十二岁的母亲还在村里,我接母亲来城里,没有活可干她住不惯。母亲是一台高速运转停不下来的机器,劳作已深入母亲骨髓,种田、打草、喂羊……身子动弹着,这样的生活才安心、实在。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母亲操劳下,家里盖了新房,三个儿子成家立业,可母亲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母亲很少给自己添置新衣,常年穿一套褪色的灰黑衣服,却把我们打扮得光鲜亮丽。母亲经历过大饥荒,夭折了两个孩子,母亲对所有食物怀着宗教般虔诚的感情。馍馍渣、饭粒掉到地上,母亲伸出食指拈起,丢进嘴里:“没干没净,吃上没病。”家里有点好吃的,母亲定要留下等我们回来吃,食物放久变质了,我们要扔,母亲抢过去吧唧吧唧吃得香。母亲没吃坏过肚子,苦难的日子炼成了母亲的铜胃铁肠。我们给母亲钱,母亲舍不得花,攒下来又塞给我们。年迈的母亲像一台破损严重的机器,全身腐朽疼痛,我们要母亲住院治疗,母亲摇头:“不花那冤枉钱,老病了不碍事。”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母亲对自己节俭吝啬,对别人却热情大方。家里有积蓄,村里人来借,母亲笑眯眯地满足。有山外亲戚,谎说得了大病,母亲搜挪出所有钱给亲戚,亲戚一去不复返,母亲笑眯眯地说:“只要他没病没灾就好呢!”母亲柔和谨慎,不曾与人红过脸,村里的婆媳、妯娌发生矛盾,母亲笑眯眯地去说和。邻居家招赘一外地小伙,小伙受欺不能回家,母亲收留他,给他吃食留宿,母亲多次上门劝说邻居,一家和好,生两儿一女。小伙每逢过节,必提礼物来看母亲。
母亲没读过书,她念叨的那些朴素话语,教给我们勤快、俭朴、和善等优良家风和家教,使我们受益一生。踩着母亲的足迹,我们做忠实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