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读书即旅行—— 管淑平

读书即旅行—— 管淑平

发布时间:2021/1/7  | 来源:作者投稿

  小时候,长辈们常在我耳边叮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尽管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句话究竟出自何处,但隐约中觉得读书好像和旅行有很大联系。

  在一个阳光笑开了花的日子里,母亲带我去了一趟县中心开办的图书馆。望着高高的楼,白白的墙壁,眼睛里一下子开阔了很多。进得楼内,书架如峰,应接不暇,应有尽有的书安稳地躺在上面。读书的人很多,可环境却很安静,就连一根头发掉落都能听见它吻过地面的声音。我单单这么看着,心也变得欣欣然,像是刚吃了蜜一样,透着幸福。看到我满脸兴奋的样子,母亲便用她温柔手抚摸着我的额头,轻声细语地对我说:“淑平啊,要多读书哦,走遍天下书为侣!”

  记得那天,母亲还给我买了一本线装的《徐霞客游记》,我看得废寝忘食。日日相视,那些清丽的文字竟然在心中开出了一朵朵幽幽的花。《徐霞客游记》是游记中的佳作,美景的芬芳,历史的心语,诗意的情怀在书中也能悄然相遇。不论是楼阁古巷,还是群塔金殿,不论是流水古镇,还是寺庙村坞,葳蕤山川,连绵江水,就连潜藏在深山的溶洞,在这本书中都能寻觅到它们的影子。

  后来,我与父母到美丽的桂林游玩。当我们登上小船,徜徉在碧波荡漾的漓江,刹那间,徐霞客那诗意的文字就真真切切地浮现在了眼前。“江流浩然,南有山嵯峨骈立,其中峰最高处,透明如月挂峰头,南北相透。”书中的情景在此刻得到了展现,这是我第一次读了游记散文后,才决定去旅游的。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如果要去拜访一处景点,那首先就得走进它的生命。这就像了解一个人一样,了解一座景点,只有先了解了它的喜怒哀乐,经历过的风霜雨雪后,才能更好地感知它内在的底蕴和弥足珍贵的部分。这样的旅行才算是对景物的尊重,才能叫做快乐的旅行。

  读游记典籍能丰盈人心是不假的,但旅途中更淋漓尽致的精彩却是书中找寻不见的。与禽鸟相约,共享一片蓝天,和游鱼嬉戏,同处一江春水,览物之情,幸甚至哉。鸟雀乐,游鱼欢,人自悠然,心自畅快,还有那两岸的青山,山脚下流淌着的一汪汪清清的水,都散发着源源不断的生机。而这份清丽与细微的美感是字里行间难以找寻的,只有亲身体会方知其中乐趣。

  也就是那时起,我慢慢地意识到了“万卷书”和“万里路”的联系。这其实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就像盖高楼打地基一样。“万卷”和“万里”是数量的繁茂,书和路才是骨干。只有多读,常行,才能抵达一个山河明媚的日子。而“读”与“行”的过程就是打基础的过程。阅历的丰富,情感的丰盈,心智的成熟,都和读书的多少都有很大关系。怪不得有人说多读一点书,就少求一份求他人的话呢!

  好书如海,一辈子是读不完的。不过也不要紧,景点需要慢慢地游览,修行总是要一步步地练就的,在旅途中的人也是在慢慢中变得成稳与练达的。多读书,让思绪跟上来,也让心灵变得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