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望眼欲穿 ----- 文/郑星

望眼欲穿 ----- 文/郑星

发布时间:2020/4/24  | 来源:作者投稿

        听说学生不能如期返校上课,班主任刘老师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来袭隔离在家里,面对只有一个人的教室,独自发呆……

怎么办?道路封锁,学校封锁,教鞭不能封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是他执教生涯永不动摇的执念,他不想把知识撂着,揣着,他要毫不保留地传授给71个孩子。

此生只有来路,并无退路。

“全体同学,起床后迅速签到,开始学习”这是一个月来,每天清晨,刘老师隔空催促孩子们的话语,他寸步不离地守在屏旁,生怕一个孩子漏掉,误了学程,在这里,他把不抛弃不放弃诠释得淋漓透彻。

他关心的第二件大事,便是疫情进展,听说国务院启动了应急机制,堪称“世界直播”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10天建成,专业医疗团队和病毒专家齐聚援鄂,刘老师分外高兴,他借烟提神连夜搜寻孩子们的遗漏,难点,整理成册,以备返校给孩子们补上。

钟南山,李兰娟,陈薇这些平凡而熟悉的名字,他每天都在心里念叨,对明日,他时时引颈期盼。

可是,一天过去了,一星期过去了,一月过去了,疫苗迟迟未出,这就意味着孩子们还不能返校,否则,扎堆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遥想1910年的东北鼠疫,伍连德力挽狂澜,67天将疫情扼住;1960年小儿麻痹症泛滥,顾方舟为儿童研制“糖丸”除疾,2014年的非洲埃博拉来袭,陈薇将军生生将病毒挡在国门外,这“新冠”疫苗又有谁不负重托?

有谁?他无心去想,只有把心思全部放在71个孩子身上,可有些孩子学习不用心,刘老师在群里发火了:“事实上,这次疫情对高二影响最大,高三全部课程已完,只需复习,高一还有暑假可补火,而高二又没假期补,又不会高考延时,一次高考,三年备考,是时发起总攻了,可有些同学还没睡醒!”

刘老师是恨铁不成钢啊,可是孩子们出生在和平,幸福的年代,16岁,大多数都是独生子,未来对他们来说预示着什么?他们应赋予怎样的使命?孩子们怎么能懂?

守住孩子,守住课堂,这是他足下坚定不移的路!

日子在忙碌中一天天消逝,突然有天,微信有惊喜,不用老师督到,同学们能自觉有序地签到,对于难点同学们能主动当堂提问,作业不用点名都能自觉上传,更有甚者,在万忙之中抽时间发文讴歌疫期正能量,将特殊课堂的学习氛围推向新高。

今天下午,刘老师没有督到,只留下一行字:先休息,难度大,同学们不急,待到醒来仔细弄懂。

看到这些眼热的文字,我的眼眶有些湿润,在屏的那一端,在只有一个人的教室里,在对每个孩子的隔空相望里,刘老师何尝不曾望眼欲穿?

在冬去不见春的特殊日子里,我们还是触到了春的暖,希望孩子们能铭记这段苦难而温馨的记忆,从而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快快成长成参天大树,待到它日,国家有需之时,能挺身而出,以继伍连德、顾方舟、陈薇等优秀中华儿女之壮举,来慰籍老师期待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