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杜鹃花开——文/曲斌

杜鹃花开——文/曲斌

发布时间:2020/4/20  | 来源:中华日报

     山村四月的之莱山,让那些山花生动着。

     听说之莱山的杜鹃花开了,我约《莱山风》文化传媒的朋友到之莱山上赏花。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之莱山攀登,春天的之莱山别有一番风韵,绵延的山峰层峦叠嶂,林木葱郁。之莱山脚下院下村小路旁农民的果园里,梨树绽放着洁白的花朵,犹如冬天里的雪花洒落在枝头上,点缀其间的是山路旁那些粉红色的野桃花,它们让素雅的梨花多了几分亮丽。在大山脚下,远处山峰挺拔处,一簇簇红色的花朵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我问朋友,他告诉我,那就是之莱山上的杜鹃花。 

      想近距离观赏那杜鹃花,我们还需要走一段很艰难的山路。我们来回穿梭在山腰间荆棘丛生的灌木丛中,我们的身体基本上是半蹲状态,在陡峭的山路上摸索着行走。当我们走进杜鹃花的跟前时,心中是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那些灌木状的杜鹃花扎根在大山的岩石缝隙中,鲜嫩的,是那狭长碧绿的叶子;绽放的,是那些灿烂的花朵,花瓣与绿叶相互依偎和映衬着。杜鹃花的花朵色彩斑斓,红色的如火,白色的如雪,粉色的如霞,那些花朵在春风中摇曳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那色彩之绚丽,形态之优美,味道之芳香,让我们心旷神怡。我们看到,杜鹃花周围的几棵树木的根部是焦黑的颜色,朋友告诉我,那是一场火灾留下的痕迹,经历了那场大火后,眼前之莱山上的那些花草树木依然那么浓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野火烧不尽”啊。此时,我惊叹于那杜鹃花顽强的生命力了。杜鹃花在单薄的土地和险恶的环境下,它只凭借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繁衍生存着,冬天里,它与青松野草为伍,经历了严寒的冬季,在初春的季节里,它们悄然绽放着,为春天的之莱山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那是怒放的生命。杜鹃花属于落叶灌木,又名映山红、山石榴,它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被称为“花中西施”,相传,杜鹃花因杜鹃鸟日夜啼血染红杜鹃花的花朵,因而得名。白居易有“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的诗句,诗人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赞美杜鹃花的魅力。 我以为,那千姿百态绽放的杜鹃花,是让之莱山脚下那些梨花和桃花为之逊色的。朋友用手机拍下了我们跟前一组盛开的杜鹃花的照片,那一组组精彩的画面,让我记住了家乡的杜鹃花。

   拍摄完照片后,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在之莱山脚下,我们参观着古莱山院遗址,院下村一位年近九十的大伯与我们亲切地交谈着,我们参观着“方桥压月” 、“高山鱼池”、“三岛十州”等古莱山院的遗迹,那些遗迹弥漫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战火让繁华的古莱山院成为一片废墟,人民也在战火中走向新生。在古莱山院遗址曾经掩埋过革命烈士遗体的山沟旁边,那位大伯给我们讲述了我们的武装县大队与敌人几次战斗的情景,他告诉我们,当时一位小战士牺牲时不满20岁,大伯也不知道那位小战士的名字,听着那位大伯深情的讲述,我想:在我们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中,有多少个小战士那样的无名英雄啊。在那个年代里,家乡一大批热血青年投入到与内外敌人的斗争的战场上,之莱山上响起了与敌人斗争的枪声,枪林弹雨中走出了英雄林志国、王永志、李克瑢……林毅生弃商从军,任常伦血染长沙堡……之莱山上那一簇簇一丛丛灿若云霞般绽放的杜鹃花,那上面有着革命先烈血染的风采啊!我们在欣赏杜鹃花过程中,也接受着红色文化的熏陶。是血汗浇来春意浓,而今,之莱山脚下故乡的那片热土上绿草如茵,山花烂漫,那浓浓的春意展现在故乡希望的田野里,写在家乡人民的笑脸上!

      家乡的杜鹃花,它扎根绽放在之莱山的山崖上 ,绽放在我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