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愚”了——黄志专
发布时间:2020/4/3 | 来源:作者投稿 |
开放以来,信息对接日趋零距离,各种文化交汇融合趋于便利,诸如“愚人节”这种西方节日也就顺其自然地“入侵”中原大地,走入周遭寻常百姓家,为部分人所接纳而津津乐道,甚至亲力亲为,以博取一笑或引来一阵乐趣。我想,这何尝不是俗世人生的一种润滑剂呢?作为乡野之人,虽然孤陋寡闻,却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一些节日依然有所耳闻,甚至深受其扰,“被愚”了几回,甚为深刻,不妨录之直播,愉悦你我一下。
记得最早一次“被愚”了,大概是八十年代末。那时,我已经走上社会,从事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一天,我从一条廊道走过去,背后传来一阵笑声。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呵呵直笑,有的不停地喧哗狂笑……横直一切笑声都有所指,但对我来说似乎都不明确,都不知他人为何而笑为谁而笑,连俺自己也无所考证,只好傻愣愣地扫视着每位“笑星”。等众多“笑星”笑完之后,有好心人士走到我背后扯下一张纸条,给我说,你背后有张纸条。我接过纸条一看,上面写着:“愚人节,机关枪!”什么愚人节?什么机关枪?我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便呵呵一笑了之。后来,经过了解,方知这个愚人节是个“舶来品”,每年的四月一日,专门用来捉弄人的,搞笑取乐的。这下总算长了一回见识了!我要感谢那位在我背后贴纸条的人啦!
第二次“被愚”了,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我上班都是乘坐脚踏车,车把上时常吊着一只黑色的塑料袋子,以放一些材料。上学或放学或到其他地方去就要随身拎起这只袋子。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有一天下午要回家了,刚从走廊走过,有位领导叫住我,我也就停下脚步,走到领导的办公室坐坐泡茶。既然要泡茶,我随手将袋子放在桌子上。泡茶聊天之后,要回家了,也随身拎起袋子走了。从拎起袋子那一刻起,我虽然隐隐感到袋子的重量略有增加,但并没有多想就回家了。到家了,要批改作业,往袋子里一看,他妈的,竟然有几块黑色的石头。这是谁搞的鬼啊?霎时,我有点气愤,真想骂他个狗头喷血。但我很快冷静下来了,不就是几块石头吗,重一点嘛,俺也没什么损失嘛!算了,人家都这么喜欢搞,就让他搞吧!第二天,我一到学校就把这事给抖落出来,那位领导哈哈大笑,承认是他搞的一次“杰作”。原来,昨天是愚人节啊!
而第三次“被愚”了,是新近发生的。这一天,我刷刷微信,一条信息映入眼帘——“给我发一块钱红包,我用一下,明天还你。”最后一个字后面还有个害羞的表情图。这条信息是一位堂亲发给我的。他在家乡开店做生意,做得风风火火,财源滚滚。我们之间虽然有加微信,却甚少联系。偶尔有事也是用打电话说说而已。平时,我曾在微信朋友圈里“炫耀”一两篇问世的拙文,很多“微友”纷纷点赞、祝贺、鼓励,而我那堂亲从未给予关注,更甭提点赞啦。尔今,他主动发条信息给我,而且要我发一元红包过去,是什么意思呢?我不作多想,认为他是我五服之内的堂亲,也许他是要试试微信红包的使用,不然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向我“讨”一块钱呢?于是,我二话不说便把一元钱红包给塞进去,发给他了。然而,不久,我那堂亲回了一条颇像复制过来的文字:“提前进入愚人节,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这是群发的。这钱呢,我是不会还了的。不过,我还是可以告诉你,你是我真诚的朋友。你也可以试试,你的朋友圈还有多少人对你有信任,呵呵。一个小时赚啦!再次谢谢;我也被骗啦,你也骗下去,看看谁还会上当。一个游戏别生气,开心就好!”文字中间还夹杂着一些表情图。嘿嘿,提前愚人节了,一笑了之吧!还能照着做下去吗?没有必要,有谁还会如我一般单纯呢?
一次次,接二连三“被愚”了,按理说应该“九炼成丹”,而我却没有炼成“丹”,一再“被愚”了,真是千不该万不该啊!不过,我也作了一番思虑,终有收获:纯净的空间,单纯的心境,善良的秉性,往往很容易让一些“邪恶”或“歪主意”侵扰或玷污或捉弄。看来,人可以单纯,纯净如水,但千万不可以没有心眼。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