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马车时光 —— 文/段入旖
来源:作者投稿 | 发布时间:2020/2/27 |
小时候,老家滇南乡村人多地少,家家户户得开荒补充粮食,因为路程遥远,搬运不便,爷爷就制作了一辆小马车。
小马车木板车身,长2米、宽1.5米,钢轮橡皮轱辘,两侧有护栏坐板。用车时,爷爷牵出圈里的枣红马,套上笼头,披上马鞍、马甲,往车夹杆内一固定,一辆雄赳赳的小马车便组装成了。当时,村里只有一辆三驾式大牛车,村民一般使用手推车,因此,爷爷的小马车在村里一亮相,立刻招来一大片羡慕的眼光。
有了小马车,我家的劳动生活变得方便、欢快起来。农忙时,拉肥料、运庄稼;农闲时,上山拉柴、赶集购物、走亲访友,处处都有小马车的影子。记得那时,每次与爷爷出车,只见他跨坐在车护栏上,一手拉着马缰绳,一手摇着马鞭子,甩出一阵阵脆响,小马车便“哐啷哐啷”地奔驰起来,我的心也一颠一簸,满是自豪、欢快。
车子稀罕,但爷爷毫不吝啬。春种秋收、红白喜事、村人有急,只要大家一声招呼,爷爷就赶着小马车前去帮忙。记得一个深夜,我们一家突然被敲门声惊醒。爷爷出门去看,原来是王叔的儿子,说王叔突然发病,想送到镇医院去,担心送得慢出危险,就来向爷爷求助。爷爷一听,立马架好车子去帮忙。后来听说,王叔患的是心肌梗塞,再晚一会儿,后果不堪设想。多亏了爷爷的小马车。
当然,爷爷慷慨大方,村邻也有情有义。每次爷爷帮忙后,他们总会送来酬金感谢,但爷爷都是一口拒绝:“反正马车也闲着,乡里乡亲的,帮一帮,小事一桩!”大家过意不去,就转变了酬谢方式,有时给马儿送来粗粮,有时主动给我家帮急,而腊月杀猪请客,从来不漏我们一家子。小马车仿佛情义之车,拉去了热心,拉回了感恩,乡邻之间情义浓浓。
没过几年,乡村仿佛在沉寂中一下发展起来,农用车、港田车进入每家每户,有的人家还买了小轿车,小马车渐渐失去大用场。于是,爷爷叹息着将老马卖给了汤锅铺,车子称了废旧。
现在,坐在路边摆古的爷爷一说起小马车,就满脸失落。我知道,爷爷恋恋不忘的,不仅是一份朴素的岁月荣光,还有一份相濡以沫的乡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