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趣解生活—— 刘志军

趣解生活—— 刘志军

来源:作者投稿  | 发布时间:2019/1/2

 台上台下

台上是演戏的,演百态人生;台下是看戏的,看世态炎凉。其实哪里分什么台上台下,台上人演的不就是台下人的事吗?台下人做的事不也是台上演过的吗?只不过到了台上就是戏,在台下就变成了生活。

都说台上的人累,可台下的人也说累。台上的费尽心机想让人看得懂,累;台下的极力掩饰内心世界怕人看透了自己的心思,累。台上的人身体累,台下的人心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当我们在看台上的故事时不妨留意台下,那才更令人难以琢磨、耐人寻味。

 

 圈里圈外

地球是个大圆圈,再往大,太阳系、银河系都是些大圈圈,往下呢?国家、民族无不把自己封在各自的圈子里。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际圈。在圈里圈外就有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圈子里的人做出的事都理所当然,圈外的事就不可思议,而圈外的人却对圈里人的做法提出疑义。圈内的骂圈外的无聊、多事;圈外的说圈里的无知、偏激。

有天,当你有机会从圈里跳到圈外,你会发现,原以为荒谬的事其实也有它现实的道理,原来坚定不移的信念也不是那么的完美。

 

门里门外

门,应墙而生;墙阻隔了世界,门却在墙上开了一个口子,连通了世界。而门偏偏却那么窄,门槛又那么高,注定过不了许多人。所以,总有人被卡在门外,进入门内的总是少数。

于是,人们就设立了很多门,各式各样的门,凡是想进门的人就必须亮出你的资本。所以人们要么争先恐后地抢位子,要么就拉帮结派建立自己的关系网,他们自认为这样门槛就低了、门框就宽了。殊不知无形中又为自己平添了许多难进的门。

门是一道分水岭,当你接近它时,你在靠近你的灵魂,当你穿过它时却在背离你的灵魂。

 

话里话外

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可谁又知道你是无心还是有意!中国人爱推敲,随便一句话就能整出三四个意思,谁知你指的是那个什么意思。误会也常常生于此。

某人请客,有客先至便在客厅等候。此人性急,眼看开席时间快到了可客人还未到齐。他站在门口张望,随口说了一句:“怎么该来的还不来?”有一个客人听了想:该来的不来,那自己是不该来的了?于是起身走了。主人怎么相劝都留不住,眼睁睁看着客人走了,失落地说:“哎,不该走的却走了。”又有一个客人听了感觉不对劲:不该走的走了,那自己就是该走的了,于是他起身走了。主人长叹一声:“我也不是说你们了!”剩下的客人想: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们了。于是,客人全都走完了。此人本来是一番好意请客,却落得一身不是。原因就是他不会说话。三句话就气散了一席人。

不过,也有“说者有意,听者无心”的。一人外出办事偏偏遇着天下大雨,于是他找了一户人家避雨,眼看就要天黑却不见雨停。主人家想让他快走,于是写了一纸条下逐客令: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客人看毕,读道: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来了个自问自答,于是便留了下来,免受雨淋之苦。

话是一把双刃剑,愚者说出来既伤害他人又刺伤自己,聪明人却能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又别出心裁地幽默一把。